李铁松满脸诚恳,看向沈东春说道:“沈处长,今天这场合,本是大家一起商量事儿,但你要是有好主意,主角的位置让你来当,我绝对没二话。你也清楚,咱们这些大型企业,如今都深陷困境,日子别提多艰难了。要是谁能站出来,给大伙指明一条出路,我第一个支持。现在哪个大型企业的老总心里没这点盼头?都盼着能有转机呢。虽说前路坎坷,可咱也不能轻易放弃。好了,沈处长,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盛东方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如今已和北方工具厂展开合作,而北方工具厂与我们龙江厂,那关系就如同亲兄弟一般。毕竟我们同属一个系统,都是军工行业里的老牌工厂,有着多年的深厚底蕴。我有个想法,北方工具厂拿出部分生产机构,我们龙江厂则把整个汽车制造生产线全部投入进来,再加上胜东方,我们三家共同组建一个汽车制造集团。
在这个集团里,我们明确分工、紧密协作。过去,龙江厂规模相对较小,这些年在省里和部里都不太受重视。但要是成立一个大型汽车生产集团,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到时候,省里和部里肯定会对我们予以关注,我们自身的竞争力也将大幅提升。
虽说和国内一汽、二汽这样的大型汽车企业相比,我们还有差距,但一旦我们这几个单位携手合作,员工规模一下就能达到上万人,技术力量也会变得极为雄厚 ,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沈东春一说出这番话,在场众人瞬间瞪大了眼睛,刹那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这无疑是个极其大胆、激进,甚至乍一听有些不着边际的想法。三家原本互不隶属、各自独立运营的企业,居然要联合成立一个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集团,这实在是超乎想象。
一旦真的组建集团,诸多棘手问题便接踵而至。谁来担任集团的核心领导?谁又处于次要地位?利益该如何合理分配?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关键难题。毕竟,哪家企业都不想轻易让出主导权,谁都期望在新集团中占据优势地位,这其中的博弈与权衡,想想就让人头疼。沈东春瞧见大家这副神情,立刻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口出狂言了,毕竟自己并非主要领导,哪能这般轻易就抛出如此大胆的设想。他连忙赔着笑打圆场:“惭愧惭愧,就当我啥都没说,刚刚那些话,大家就当耳旁风,千万别往心里去。”
李铁松凝视着沈东春,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平心而论,从规模上看,龙江厂远远超过北方工具厂,在部里乃至全国的知名度都更高,排名也更为靠前。虽说马思俊如今混得风生水起,各方面实力都不容小觑,但他的企业规模和龙江厂比起来,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
马思俊敏锐察觉到李铁松的情绪变化,不过打心底里,他对沈东春的提议极为赞赏。在他看来,沈东春这番话高瞻远瞩,若真想把汽车事业做大做强,他甘愿割舍部分股份,哪怕让李铁松或是胡亚峰出任集团董事长,他也毫无怨言。此刻,他一心只想拿下并盘活汽车生产线,在国内打响品牌。可他心里清楚,就目前而言,自己的想法很难得到李铁松的支持。
于是,马思俊脸上挂起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沈处长,不得不说,你这番话鞭辟入里、十分在理。不过,依我看,现在谈这个,时机还不太成熟。但只要时机一到,我觉得这个提议完全可行,绝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李铁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向马思俊问道:“马老板,依你之见,究竟何时才称得上时机成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