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看完经济部要的物资,如果再多分担一些,全都是需要消耗这一批原材料才能完成。
厂子里的存量不足够,到时候完成了经济部的任务目标,京城的市场可能就要被其余的日化厂占据一些了。
毕竟洗衣粉的技术在何雨柱的脑海里已经很难革新了,何雨柱开始找有兴趣的研究人员开发新的技术,他最多想一点突破口,然后跟公司的研究人员共同探讨一下。
“陈部长,我这边没问题,既然是为国家服务,我义不容辞。”何雨柱必须答应,这种事要是推脱了,那就会里外不是人。
有了何雨柱的主动分担。
其余厂子也不好拒绝陈国云的要求,谁让京城里的大部分厂子,都已经知道了晓雨公司的威名。
短短三年时间,一个废弃的厂子,可以和种花家整合出来的大厂子平起平坐,这就说明对方的能力确实强。
会议结束了。
钟一石跟何雨柱一起走到楼下。
“真不知道陈部长怎么想的,这不就是再拆我们两个厂子的市场份额吗?”钟一石语气不太好,他也接了一个不小的任务:“如果原料够多,我让厂子加班加点地做,既能满足任务目标,还能保证我的产品在市场上不会被那些小厂子的产品挤压。”
“原料减少了。”何雨柱倒也平静:“这段时间过后,咱们京城的洗衣粉和香皂市场,会更加多姿多彩的,因为上市场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人们的选择也会更加多样。
“头疼,下次有时间,我请你吃饭。”
钟一石友善地说。
何雨柱答应了,什么时候有时间,才是最难确定的。
晓雨公司。
元红超知道了结果,绷着脸说:“公司的存货量并不多,我们能不能从另外的方面去采购原材料,就算价格会高一些,也比直接失去市场份额要好吧!”
“原材料要是充足,陈部长也不会开今天的会议。”何雨柱打消元红超的念头,变得平和起来:“我们主要得做的事要维持公司品牌的良好状况,肯定有许多的群众已经习惯用我们的产品,所以要保持销售量,可以想办法让大家不要因为时间忘了我们。”
元红超疑惑地看着何雨柱,他觉得大家喜欢买公司的日化用品,很大的原因是价格实惠。
本来现在公司就是走的薄利多销的策略。
多销一没,形同断了一臂。
“那该怎么做?”
何雨柱回答元红超的问题:“目前报纸是最广泛的传播方式,我们可以用报纸来打广告,提高咱们公司产品的知名度。”
“这个办法还不错。”元红超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他变通得很快:“我这边可以联系到报社,刊登广告的费用也不会很多,只是一句好的广告语,这得花点心思了。”
何雨柱便想着给所有员工发点福利:“向大家征集广告语,被采纳的人,我们给予五十元的奖励。”
群策群力。
做起事来也更加快一些。
元红超懂了:“经济部的物资目标,我会派专人在厂房里盯着,一定会在拿货之前的时间,把目标完成。”
“尽快把设备调整一下,从明天开始按照超份额的速度完成这次任务。”何雨柱认真地说:“困难我们都看得见,谁能打败困难,谁就能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