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镇初中三个年级加起来共有六百多名学生。
对比其他镇来说,已经算是学生较多的学校了。
何雨柱在镇上附近的小旅馆,其实也不是旅馆,相当于是镇上人住的民宅,租了一个房间。
“大姐,你家孩子也在白鸽初中读书吗?”娄晓娥问。
“妹子,我家孩子读不起书,读到小学就没有学了,跟着他爸去田里做事了。”
娄晓娥久在京城居住,甚少看见有孩子是因为读不起书而辍学的,一般都是考不上高中了,然后才回到家中,无头无脑地混日子。
“那真是可惜了。”
娄晓娥感慨的说。
“妹子,有什么可惜的呀,咱们乡下人,以前连字儿都不认识,现在孩子们可以认字儿了,这就比我们强多了。”
“不过在学校读书确实太花钱了,就咱们镇上,能读到初中的孩子,他们家里都是咬着牙供上去的,他们要是考不上高中,那才叫可惜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觉悟,不是什么事儿可以强求的,生活的重担上,也许多一分重量,一个家庭就可能垮掉了。
娄晓娥与在家里缝补衣服的大姐闲聊了两句。
一大早就去学校打探消息的何雨柱没有得到一个好消息,不过他也被初中的老师们友善地接待了,因为何雨水在学校里做得确实不错。
而何雨柱是直接表明了自己是何雨水的哥哥,收了雨水的信以后,才过来探望的。
“没见雨水呀,你们没碰上面吗?”娄晓娥疑惑地看着何雨柱。
何雨柱无奈地坐下:“我去问了雨水在哪,得知到她已经和队伍去乡下做家访了,镇上跟乡下的路不好走,所以得三天后才能回学校,可气的是那男的也跟着去了,我就担心问题就出现在这几天。”
一时间也没有头绪。
老师们组队下去家访,所走的地方是不确定,因为学生名单上的家庭地址真的很分散。
所以要何雨柱去乡下跟着找,那是不现实的。
走上前来的娄晓娥却安慰何雨柱,小声地说:“你也要相信雨水能坚持住最后的底线,当初你教雨水的道理会有作用的,我们在这边瞎担心无任何意义。”
何雨柱哪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幸好不只是两个人,他们学校去了六个人,都是下放到镇上的知识分子,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也不会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
“你这样想就对了。”娄晓娥又说:“其实我们这些天,也能四处问问那男子的真实情况,也许是你保护妹妹的心思太重,这才把人都想得太坏了。”
“我还是很相信自己的直觉,特别是这封信中的描述,实在让人害怕。”何雨柱其实是先入为主,但有时候直觉就是非常奇怪的一个事情,你说它不准的时候,它又非常得准。
娄晓娥转头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白鸽镇南边。
一片荒凉的山丘下。
一队民警拿着工具在四处探挖。
“凌队,我们都在这挖了一个星期了,这么大一片的荒地,怎么可能有线索呢?”
凌超又被民警们问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