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你们当朕不存在吗?”
见皇帝发怒,二人也不再吵了,此时周闻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赵栎阳去西江最为合适,首先他是北方人,在当地没有利益关系,其次对于西江士绅来说,他很是陌生,却又熟悉,督粮时西江只闻其人,不见其人。所以他们对赵栎阳定然是不会拉拢请吃了。”
皇帝也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于是一锤定音:“周爱卿所言有理,就这样定了吧!”
如此,第二日,赵栎阳便收到去做西江乡试主考的消息。内阁直接将旨意下发到了六科。
赵栎阳得知消息后自然高兴了,西江是科考大省,又是比较富裕的省份,自己这次定然收获不少,不光是谢师礼,科考大省中试者多,日后自己资源也就多了。
可自己算计东宫那些人的事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自己肯定要不了几天就要出发了。此时他倒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如此麻烦,还要花费这么多,就不搞这些事情了,况且如果这些人都被闹出事,自己父亲却独善其身,怕是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事是自己父子干的,可如今已然骑虎难下,只能想法弥补。
于是他找到金大福,听闻目前只对林冠和刘坚动手了,便让金大福告知对方,就只针对这二人,其余人就算了。
王臣在收到消息后,有点生气,毕竟自己已经找了人准备干事了,如今又不干了,白白折腾半个多月。可也没有办法,人家要求,况且听金大福所说,那人可不是好惹的主。便遣散了一部分人,给了人家八百贯,作为补偿。这些人虽然有点遗憾,可半个多月就挣了八百贯,也算发了一笔小财。
既然只针对两人,酬劳自然要减了,金大福也不客气,直接跟王臣提了。最终王臣只好决定少收两千贯,因为这些人他也给了八百贯的。赵栎阳并未提及酬劳,金大福觉得如此帮赵栎阳省下两千贯,日后定然也会被他器重。听都察院的官员说,赵栎阳和张中丞是在战场上过命的交情,自己又在都察院当差,跟赵栎阳搞好关系,对自己绝对有好处。而自己之所以能在都察院当差,又住那么好的地方,还不用付房租,这可都是赵栎阳给自己带来的。
赵栎阳知道后,为了表示感谢,他又将众人聚集在一起。
“今天一是为了感谢老金,二是我近日要去西江,剩下的事就要拜托你们了,特别是老金。此次去西江,我是不能带人的,所以有事的话,你们听老徐和我平哥的,要是决断不了,就去找我家娘子。”
“知道了!”
第三日一早,赵栎阳便离开京城,赶往西江,这也是他第三次下江南,内心诸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