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妥协的意思了。
这下谁也没话说了,五公主欢天喜地的上了朝,完全不知道唐王这开了先例,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比如,后宫其他公主的娘都开始动了,凭什么你生的公主能上朝,我生的就不能?
后宫纷纷用起了十八般手段,唐王一边享受着枕边人的温言软语,一边乐呵呵的点头赐官,主打的就是一个任性妄为。
上朝的公主越来越多,基本能来的都来了,唯剩的几个还是稚嫩小儿,刚刚启个蒙罢了。
公主上朝,为了方便办事,身边也跟着一二女子,这些女子身份基本都是有家室的伴读。
都是同僚的孩子,怎么也不可能为难,反而给的方便较多,渐渐的倒是让她们办出了几件事情来。
在某些有心人士的请功下,佛子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伴读中就有几个优秀的得了小小的官职,正式成了可以和自己的父兄一起并列朝堂的官员。
唐王看着满殿的男女官员,只觉得有趣,哈哈大笑之余,并不以为意。
朝臣们倒是颇有微词,然而,不等抗-议,后宅就炸了起来,别人家的女儿能去上朝,怎么咱女儿不行?
闹啊闹的,闹得那些官员每天灰头土脸的,上了朝看见这些和自己一起站在朝堂上的女官,心里也嘀咕。
自己女儿也是饱读诗书,不输当年上官婉儿的才情,怎么有些草包能上,他家优秀的孩子就得委屈的在家里绣花呢?
不公平,这不公平。
心下不满的官员们纷纷又去找了佛子,佛子沉吟半响,大手一挥,“那就考试吧。”
考试?!
“对,按照科举选官的方式进行文举和武举的考试。前五年,开设女科考试,不和男子混考,单独列榜,不占男科名额。五年后,和男子同科录取。各位大人,以为如何?”
借后宫入朝不过是打开一个局面,现在局面打开了,就要精简人员,不然滥竽充数之辈倒会引起不满和震荡,再给一杆子打死就不妙了。
看着上手的丞相大人面色平淡的提起这样一个建议,来的官员们纷纷沉默了。
谁都明白,这要是开了口子,以后怕是要再现则天皇后称帝时期的局面了。
这是一件大事,谁也不敢轻易的应承。
何况,座中来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看着上座老神在在的丞相大人暗暗唾弃了一口。
呸!装的跟什么似的,谁不知道谁,不就是为了自家孩子铺路吗?
谁不知道你家三个闺女没儿子,要是有了儿子,就看你还会不会这么积极。
想归想,谁也不敢骂出口罢了。
这事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被佛子说动的唐王下了圣旨,一锤定音,搞定了。
有不满意的,一看,名额不多,占得也不是男科的录取,职位都是一些闲差,很多分管到后宫管理职位上,也就不那么反对了。
毕竟,每一个读书科举的男儿,都自我评价怀才万千,一朝出世,就要光芒万丈,上报朝廷,下安黎民。
放去管理后宫内务?做些鸡毛蒜皮的闲差?
呵,老贼!欺我太甚!
女子科举的事情,就这样在佛子的操纵下,泛起了一丝小波浪,就平息了。
三年守孝期满,学了满肚子知识和本事的姐妹仨看着眼前这大好的局面,暗暗给自家亲爹点了个赞。
厉害了,我的爹!
金钏郑重的感谢亲爹,“爹,等女儿当了女皇,一定给您封一块肥沃之地,以供您颐养天年。”
佛子:……
好样的,大闺女,还未上岸,先斩爹的太上皇!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