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个小弟子们闭上眼重新感受着脉象,脸上的疑惑之色也是逐渐拨云见日。
“是了,真的是!”
说这话的小弟子得到了来自郑鑫对后辈的关爱——一个脑瓜崩。
“你们呐,还是脉象没记熟,轮值结束后,再去抄一遍脉象给我。”
郑鑫没有用力气,只是为了提醒几个小师弟而已,只见那小师弟捂着脑门点了点头,“是,郑师兄。”
“那既然是风寒,该如何治?”
听着郑鑫的问话,几个小弟子思索了一下,又转过身叽叽喳喳的交流了一会,郑鑫也不催,只是冲着叶扉羽笑了笑,又冲老丈点了点头,“还请老爷子放心,您这病,不难治,还请老爷子稍等一会,同我一起看看我这几个小师弟能商量出个什么来。”
老丈点了点头,“我不急的,这几个娃子也好,能帮他们多学一点,老头子我这一把骨头几斤肉,也算有点用了。”
“欸ěi,老爷子,这我可就不爱听了嗷,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老爷子您身上一定有着我们这些小辈能学的,您可不能这么想。”
郑鑫说着,还没等老丈说话,那边闷头商量的三个小弟子转过身来了。
“师兄,该以角法(拔罐)于肺俞泄寒。”
“不对不对,该以紫花菘(白萝卜)辅着葱白炖烂,既能祛寒又有辛散之能。”
“不对,最直接的应该是施针,走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针法为主,灸法为辅。”
三个人三个说法,看出来了,三小只叽叽喳喳商量了半天还是没能统一一个意见。
郑鑫也不恼,笑眯眯的说着,“回头把万花之誓再抄一遍给我嗷,三个人都要抄。”
“啊?”*3
郑鑫转过头来,从怀中摸索着,一边摸索一边说,“你们三个说的其实都没错,确实都是治风寒的办法,不过,只有一个对了。”
“是不是我?食疗才是对的吧?”
“胡说,角法(拔罐)才对,五行相克,最为明显。”
“还得是行针才是最直接的,我说的对不对?郑师兄?”
郑鑫没有回答,反而是从怀中抽出一个物件来,叶扉羽一眼看过去便发现这东西十分眼熟。
而随着郑鑫将其展开,叶扉羽也明白了为什么会眼熟,那分明是一个行针用的针包。
只见那个说行针的弟子直接就神气了起来,“你们看,我说对了吧!”
但是忽然这名弟子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不对啊师兄,我说对了,为什么还让我抄万花之誓?”
郑鑫笑道,“因为你对了你才要抄,明明自己想出了正确的方法,却还是没能说服另外两个人,你说,该不该抄啊?”
那名弟子闻言也不再神气,点了点头,“该抄。”
而郑鑫一边展开针包,一边同另外两个小弟子说着,“其实你们说的都没错,确实都是治风寒的方法。”
两个小弟子闻言,抬起头,他们自然是知道郑鑫的话没有说完,但叶扉羽就不明白了,开口问道,“那为什么三个人都对却三个人都要受罚呢?”
郑鑫笑了笑,“食疗温补确实合适,能化风寒于汗,算中成之策。”
“那为何?”
只见郑鑫转过头来看向老者,“老爷子,我接下来的话可能会有点冒犯,还请老爷子不要生气,多多担待,这也是为了教我这几个小师弟。”
老者摇了摇头,“郑大夫你直说就行,我这一把老骨头也没什么看不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