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扉羽对于武的理解是片面的,或者说,世俗中绝大多数人对于武的理解都不够全面,不够完善。
裴无咎或许也是这绝大多数中的一员,但不可否认,他对于武的理解绝对在叶扉羽之上,不然也不会被称之为花间游一脉的翘楚。
事实上,就连裴元,单论对花间游一脉的理解,与裴无咎也只在伯仲之间,只不过裴元七道同修,分量上要比无法研修离经易道的裴无咎要更足一些。
“如今你也算踏入了修行一道,比起以前,你有什么感触?”,裴无咎没有直接给叶扉羽讲花间游,反而是先抛出了一个问题。
叶扉羽思索一阵,要说感触,肯定是有的,毕竟前段时间他还是个普通人。
“修行之前,对于江湖客和修行者,我并没有太明显的概念,只觉得,居无定所,仗义行侠者就是江湖客,后来认识了师兄,认识了这么多人,才逐渐明白。”
“江湖客是江湖客,修行者是修行者,不同的是,江湖客未必真的武功高强内力深厚,而修行者入世就是入了江湖。”
“江湖客可以居无定所,可以四海为家,可以仗义行侠快意恩仇,甚至,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但修行者一定会有跟脚,有人教导,以修心修己,所以修行者和江湖客不能混为一谈。”
叶扉羽顿了顿,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认知里的误区,然后组织措辞继续说道。
“修行之后,才发现修行和以往的练武不同,练武往小了说是强身健体,以活跃自身气血来让身体更加有力,更加敏捷。”
“往大了说最多也不过是投身行伍,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叶扉羽以前真的是这样想的,自幼被爹按着头练武的他,除了有几套把式,有膀子力气之外,其他感触都不深,再加上他爹又是行伍出身,隔三差五就会给他讲那些年在行伍里的日子,让叶扉羽打心底里觉得,练武参军才是去处。也就是所谓的,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修行则不同,我来万花的日子里,见识到的理念比我前十五年都要更加丰富,万花散药是为了让百姓有药可用,万花编撰医书流传出去是为了让百姓有病能医。”
“还有谷前的那些医蓬,我之前从未想过修行也能利于百姓。”
“这还只是心中所想的,身体上的感触就更直观了。”
“别的不说,至少修行之前,我从墙头高度下来还要费一番功夫,现在阿展背上我来去自如。”
“准确的说,我只是占了药膳的便宜,以药力改善了筋骨,还没完全将身体潜力开发出来,就已经能到这个程度。”,叶扉羽知道自己体内的修为是怎么来的,孙思邈为他传道时就已经把他的情况告诉他了。
正常来说,离经易道一脉的修行,学问上要饱读医书,做到胸有成竹,修为上要勤修不辍,以打坐运功来吸引游离的天地之气填补自身,再辅以各种药材来为天地之气定型。
万事开头难,寻常弟子哪怕是在万花谷不缺药材的情况下,都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来修出气感,增添修为。
叶扉羽则因为裴无咎给他施加的天地锁,和张林付出的药膳,直接跳过了最初的阶段。
天地锁本来就是裴无咎以最纯的天地之气施加的,张林带来的药膳更是出自灵厨传人宋丁香之手,不仅将药力发挥到了极致,更是能做到张而不散,积而不伤。
所以孙思邈传道时,以自身元气为引,撬动了叶扉羽体内积攒的药力后,那些药力才能一股脑的化作精纯的修为,一身药力啊,堪比寻常弟子五年苦修了,也就是孙思邈有这个手段,不然叶扉羽真就是坐拥宝山而不自知了。
“不光是身手更加灵活,就连精气神也有所不同,相比来万花谷之前,现在的我感觉精气神也更为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