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恰恰相反”
白夏摆了摆手。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一是第一次在游商手里买粮食,心里不安定,想让其他人先去趟趟水,看看情况”
“也是因为他们有过去了镇上买不到粮食,反被人偷走了银子的事情在前”
“想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银子,就得让他们知道,机会只有一次,若是错过了,就没有了”
余大海头脑聪明,白夏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
“只是这样一来,有些家里揭不开锅的人家,岂不是就买不到粮食了?”
见白夏笑着,没说话,余大海很快应反应过来。
他们并不是只卖这一次粮食,错过了这次机会,下一次他们才会珍惜,只要有粮食卖,村里的人肯定会疯抢。
“粮食是消耗品,只要大家伙日子好过了,你说他们会不会往外说?”
“豆儿村不过百来号人,但是在豆儿村之外的其他村子呢?就没有豆儿村的亲戚?”
“那豆儿村的亲戚若是买到了粮食,那会不会告诉他们亲戚的亲戚?”
“别看这些村子看起来穷,可这姻亲连着姻亲,一家家,一户户的,怕是整个徐州,都会传遍粮商的消息”
“而粮食便宜又紧俏,他们也只会口口相传,托亲戚给买一买,不会大张旗鼓的宣扬出去,所以每次的粮食都要给他们造成一种紧张感,一种一旦更多的人知道了,他们就买不到了的感觉”
“人都是感性的,在自家的粮食够吃的时候,能忍心看着骨肉亲人饿肚子?”
“自家免费接济肯定心疼,但把消息透露给亲人,就不算什么了”
白夏说得口水都干了,连忙灌了两口水。
挣钱是一个目的,收拢民心是另一个目的。
当然,这些她就没必要跟余大海说了,他的任务只是挣钱这一项而已。
说完,她看了一眼自己的转化池。
可怜巴巴的只剩下不到一万的能量值了,再不回本,她就连老本都没有了。
不过挣钱这种事情急是急不来的,必须得慢慢来,才能挣大钱。
余大海本就聪明,白夏这么一说,便都明白了。
第二日一早,村长早早的就带着族长家的大儿子来找余大海,族长的大儿子年纪比村长年纪还大上一些,四十来岁的年纪,身形不高,干瘦干瘦,干活却很是利索。
几人驱着马车,去了镇上。
他们走后不久,村长找来修猪圈的人也来了。
白夏早就画好了图,按照一间一间的,往后修开,离屋子有一些距离。
主要是养猪的味儿太大,不离远点儿,住在家里都能闻到那个味儿。
锦希是个姑娘家,但她身怀武艺,也不怕,人来之后,便招呼着他们到后头,先打地基。
余大海去镇上不仅要带村长他们买粮食,还要准备建猪圈用的材料。
今天人来之后,也只是先打着地基而已。
为了伪装身份,白夏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院子里,手里捧着书看着。
村子里的人不识字,有次没关院门,有人打这儿路过,还以为她看的是什么正经书,回家跟家里人一说,都以为她是读书人,心里升起了不少的敬畏。
实则她手里的都是话本,拿来打发时间用的。
正看着,约摸刚巳时初,突然有人敲响了白夏他们家的门。
“来啦”
云书放下扫到一半的扫帚,过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