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是江煜隐自夸,单挑的话,只要对方不是马战,自己一百发的智慧手枪足以把敌人打成筛子了。
崇祯帝大喜,他甚至做好了当汉献帝的准备,只要大明不落入异族之手。而江煜隐的发言让他燃起来希望,虽然把朱慈烺带在他们身边是人质,但对面真用心培养的话,朱慈烺只要继承神将白起一部分智慧的话,那足以中兴大明了。
他立刻给三人都加上了太子太师,太子太傅与太子太保的头衔。
江煜隐拿出第二份圣旨然后道:
“重组内阁,将今天未到阁员全部开除内阁,由方岳贡为首辅,范景文为次辅,倪元璐,邱瑜,李邦华与施邦曜为阁员以及南京的史可法为次辅,阎应元为阁员。”
这是要保留文官体系,而且兼顾到了南京那边的利益,不然东林党那群蠢货不仅不会认自己这个大良造,指不定还要戳动江北四镇来清君侧,史可法与阎应元算南明中难得不错的存在。
江煜隐三人也不是瓦力这种工作效率高而且全能的机器人,他们只能依靠历史走向来判断大局,具体征收银两,维护地方治安还是依靠文官集团。
范景文带头磕头道:
“谢主隆恩。”
如果刚开始他们对江煜隐三人还抱有怀疑的话,现在算是有了三分信心了。
“第三,江北四镇总兵,还有湖北的左良玉都加封为伯爵,让他们带兵固守住黄河与秦岭一线,防止贼兵南侵。然后封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为侯爵,升郑芝龙为水师提督,让其率部来天津卫救驾。”
江北四镇与左良玉手下号称拥兵百万,实际战斗力堪比豆腐渣,让他们主动勤王那是不可能的,能守住自己地盘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的明朝唯有两支军队还有指望,一是东北边吴三桂与高第手下那支常年与清军交战的边军,二就是现在独霸东亚海盗王郑芝龙手下的水师了。
崇祯写到这,皱起眉头道:
“武安君,郑芝龙不过一海匪诏安,给他封候是不是太过了。”
江煜隐白了他一眼,然后道:
“郑芝龙手下有上千的船只,你们要是将江南的钱粮走海运的话,也不至于征收来的税负大半浪费在漕运上了,皇帝,我们现在除了固守天津卫到山海关一线,等郑芝龙把我们运回南方外,你有何办法突破重围?现在是南有闯贼,北有即将而来的清逆。”
崇祯闭嘴了,他就算有翅膀,也难以飞出这两重包围圈。
李邦华则站出来,询问道:
“武安君,那吴三桂如何处理?不给足他们好处的话,恐怕他会消极勤王的。”
江煜隐笑道:
“加封,照着最大的封,吴襄与吴三桂父子都封国公,吴襄封为太傅与辽国公,吴三桂封宁国公,授予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不受大元帅府节制。平定天下后,他们封地为东北,清逆的地盘全交给吴家父子,按云南沐氏待遇给他们,他们永镇东北。对了,封高第也为侯爵,世袭罔替。”
前期他们最大底牌就是辽东总兵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高第了,高第是个庸才,江煜隐打算先守住京师几天后,向北突围到山海关,杯酒释兵权后,以他的部队为基础打造军队。
而吴三桂野心太大,而且加成太高,江煜隐相信,体统肯定不会让许雅筠能心灵操控他,不然这副本不用玩了,将主要阵营领袖全部心灵操控就行了。
既然操控不了,那就给吴三桂最大利益和放权,一门双国公,那只有徐达才有的待遇,而且江煜隐还给他画了一个天大的饼。整个东北都被江煜隐送给了吴三桂,而且按照云南沐王府的待遇,除了不能直接称作东北王,江煜隐已经把东北分割给吴三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