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念回到房间,看到这里跟一个月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
阿菊素来仔细,原来摆在什么地方的东西她打扫好后还会原封不动的放回去,让她有一种安全和舒适的感觉。
好久没有画她的连环画了,那是她的心情日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特别有趣。
她慢慢坐下来,打开抽屉,看到里面有一张白纸,上面还画着什么。
……
一瞬间似乎明白过来。
易深,原来是你!
哼!
……
易深正在静修,突然间毫无征兆的打了个寒颤。
咦,这都快入夏了还会冷吗?
……
哦,这里地处深山,山里早晚偏凉,气候多变也是正常的。
易深看着窗外,微风徐徐,绿树婆娑,不禁陷入了沉思。
山中无日月,世上已千年,这是谁说的?如果那个人站在他面前,他一定会暴打他一顿。
他在山上熬了一个月,可谓度日如年。
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娱乐设施就是个传说。
每天开门,面前是一座大山,后面也是一座大山。他天天与山为伴,与一群和尚和几只流浪的猫狗为友,单调乏味到想要发狂。
带来的手机早被寺院的方丈收起来了,美其名曰不利于修行。
其实不收也无用,山里没啥信号,手机就是个摆设。
还有更夸张的,这里没有自然水,做饭,冲澡,洗衣服全靠山里的泉水,每天都要沿着山路去挑担提水,下雨天那叫一个狼狈啊。
饭菜都是土灶上烧的,没有通管道煤气,煤气罐也没有。
当然,煤炉子是有的,但是熏出来的烟能把人呛死,有一次他咳的差点背过气去。
所有这些,就是他目前的古朴生活。
以前的生活很慢,因为交通不便,车马慢,连带着人都慢了,所以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话他终于有一点点理解了。
因为是俗家弟子,他不跟着和尚们一起吃大锅饭,也不睡他们的大通铺,所以每天他要亲自动手负责自己的吃喝拉撒。不要想着姚伯会帮忙,关键时刻他总是撂挑子,嘴皮子动动,让他自己领会和实践。
除此之外他还得修习佛法,锻炼身体。懒觉也取消了,必须早睡早起,否则方丈的藤条是不会留情面的。
更可怕的是,他居然还要学习数理化和语数外,不要担心这个原始的地方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那个一身正气的方丈居然是个博士生,妥妥的复合型人才。我滴个乖乖,差点没把易深的下巴惊掉下来。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吗?
而他,是变形记中的什么鬼?
宝宝真是心里苦啊。
所以他旁敲侧击的问过姚伯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姚伯总是回答他两个字——再说。
这都再说了一个月了,一点都没有要走的迹象。
姚伯倒是过的逍遥,每天都很享受这样宁静的生活,还喜欢跟方丈对弈喝茶。
他是看出来了,姚伯是来养老的,而他绝对是来流放的,可怜他大好青春要在这里与古寺苍山为伍。
另外,他时常想起那个小丫头,不知道那些伤怎么样了,会不会有后遗症……
问姚伯又是回答不知道。他说咱们是一起来的,同甘共苦,资源共享。这里没有网络,所谓的资源共享就是“你不知道,我自然也不会知道”。
这话好有理,有理的他想揍人。
可惜他打不过姚伯,也打不过这里的和尚。
方丈是个世外高人,更不要想着去打他了,否则会死的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