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军开拔的速度远远超过赵桓的想象,本以为玉璧的齐军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抵达潼关,可没想到仅用了两天一夜,齐军在一个清晨赫然出现在了潼关外。
赵桓揉着刚刚睡醒的眼睛,看着潼关外的齐军,心中暗叹,还是低估了萧妙淽对他的愤怒,估计齐军一路上都没怎么停歇,强行急行军赶来潼关,就怕他跑了。
“来势汹汹啊,冯公!”赵桓看向城头,冯义成早就来了,目光穿过清晨的薄雾,仔细观察着齐军军阵。他可不像赵桓那般胸有成竹,自从听闻齐军南下意欲攻取潼关后,他便心神不宁,哪怕赵桓拍着胸脯告诉他潼关固若金汤,可冯义成已经不放心。
“殿下,要不要派个使者去齐军那里,先稳住齐人,为咱们争取时间,好让郭兴泰带兵从长安支援咱们。”冯义成提议道。
冯义成想法不错,虽然不知对面齐军战力士气如何,但光听鸿骑卫来报,数量远远超过赵桓麾下四万人马,人数上明显处于劣势。
“恐怕齐人不会给咱们这个机会呐,瞧冯公,有人来了!”赵桓伸手一指,下方一名齐将骑着马,手里摇着白旗缓缓接近潼关。
那齐将不是别人,正是之前与赵桓相交甚欢的王文远,他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举着白旗来到潼关城下高声道,“吴王殿下,在下王文远,有事想入潼关与殿下商议,不知能否放在下入城?”
“不必了王将军,有什么事就在此直说吧!”赵桓回道。
王文远暗骂一声,估计是早料到了赵桓会这么说,于是继续道,“吴王殿下,我大齐邀请你们南周共击魏国,为何你们却背信弃义?”
“背信弃义?”赵桓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这个罪名可真是太大了,本王可担不起这个帽子。再说了,敢问我大周哪里背信弃义了?”
“你们大齐邀本王出兵相助,本王动员了三路大军,足足有三十万人。当然本王这里人数是少了些,大部分人马都在其他两路。但我大周将士在前线浴血与魏人拼杀,王将军你也不是没见到,当初你奉命北上支援玉璧,独留本王四万人马直面潼关,若不是我大周好男儿在侧翼掩护尔等,王将军你这十万人真的能安稳走到玉璧么?”
赵桓说的王文远也清楚,当时贺若统连刚刚从长安得了一批援军,正要大展拳脚,若不是赵桓及时出手,自己那十万虾兵蟹将怕是瞬间就被杀散了。
“至于背信弃义,本王更是不知从何而来。你们大齐打定了主意要覆灭魏国,邀请我大周出兵相助,我大周派了兵马,可你们却让我大周将士佯攻潼关,为你们吸引魏军主力,这件事又该怎么算?”
王文远闻言一时语塞,赵桓说的不错,齐国一开始谋划是让大周和齐国佯攻潼关将魏人的主力吸引过去,然后齐国主力一举突破玉璧,直入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