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万万没料到,当郭兴泰率领先锋抵达幽州时,却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最开始他以为是齐人的疑兵之计,还踌躇的许久,最终孤身入城,发现城中不要说普通士兵,就连百姓都看不见,好似人间蒸发了一样。
与此同时,郭兴泰闻到阵阵恶臭,循着味道传来的方向,他发现了城中有一座掩埋死人的坑洞,里面密密麻麻铺满了尸体,少说也有几万人,这些尸体身份各不相同,有身着甲胄的士兵,也有身着粗布麻衣的百姓。
饶是从尸山血海杀出来的郭兴泰也震惊了,倒不是被眼前血腥的一幕吓倒,完全是因为摸不着头脑,谁会显得没事将训练有素的士兵和无辜百姓全都是杀了?他虽好战,却绝非嗜杀之人,因此十分困惑。
好在郭兴泰运气不错,他在死人堆里发现了几个还能喘气的幸存者,其中一人少了条胳膊,哭哭啼啼地告知郭兴泰他是高丽王世子。
不管此人身份真假,他这么开口让郭兴泰不得不重视起来,仔细询问一番后才得知,原来幽州太守崔赜意图南下救援邺城失败后,带着残兵败将返回幽州。可经历过一场失败的崔赜似是被周军吓破了胆子,惶惶不可终日。
当听闻萧明远和郭兴泰引兵前来后,崔赜慌了手脚,和幕僚商议过后决定裹挟全城百姓,逃离幽州。许多百姓自然不愿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家园,而崔赜好似疯魔一般下令就地斩杀不愿听命的百姓,一时间城内大乱。
而此时,因为南下消耗了大量兵力,幽州的守军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高句丽支援的步卒,他们对于屠杀汉人百姓可没什么心理负担,尤其是还能趁势捞上一笔,于是乎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开始了。
正当这些高句丽士兵不亦乐乎地屠杀百姓以及抢夺财物时,崔赜却毫不留情带着听从自己号令的士兵背刺了他们。原来他真正的意图是放弃幽州,前往高句丽,在那里拥立齐国皇室,重建大齐国祚。
若是想要达成这些,幽州内高句丽的士卒就必须得死,否则他们得知崔赜的计划,必然是要拥立远在高句丽的国王,绝不会听从崔赜命令。
至于这位王世子,则是先前被崔赜带兵从高句丽抓来,用以威胁高句丽国王出兵的,他那条胳膊便是被崔赜卸下来用以杀鸡儆猴的。
本来崔赜就打算将高句丽王室一网打尽,自然没有理由留着这个王世子的命,可没想到这王世子命大,愣是从死人堆里捡回一条命,还让他遇到了前来讨伐崔赜的周军。
于是这位王世子百般诉苦,期望大周能派军救援高句丽,对此萧明远和郭兴泰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而是飞书告知赵桓。毕竟肉眼可见,未来高句丽将成为大周藩属,而一旦涉及到这点,他们这些统兵大将为了避嫌不能插手,只能交由赵桓圣裁。
至于那位王世子对此毫无意见,一来此刻他寄人篱下由不得他多嘴,二来他最期盼的便是崔赜在国中大肆屠戮,最好将他那位父王也顺手解决,在他看来,自己这位父王坐在王位上已经够久了,是时候退贤让位了。
不仅如此,若是崔赜闹得高句丽鸡飞狗跳,自己带着大周天兵顺势解决崔赜,这样一来他就成了高句丽的救星,而且有着大周在背后支持,登上王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