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朱高燧如何诽谤皇帝,皇帝还是有有一个优点的,那就是说话算数。
梁道明顺利在刘家港启航出海,朱高燧也松了一口气。
这几船货只要离开大明,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兑换成真金白银,梁道明的成败关系着朱高燧后续的动作。
他来到大明只干一件事,开海,开海,还他娘的是开海。
晚上的时候太子派人传来的口信,有人会在明天的朝会上弹劾他。
知道自己要被弹劾的时候,朱高燧惊讶的下巴差点掉下来,自己连朝会都不去,算得上是与世无争了,居然有人要弹劾自己?
对于早朝他从心底里一万个排斥,睡不了晚起不了早,这不是穿越就能治好的病,可还是耐不住想要去看看到底有人要参自己什么。
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看看别人是怎么骂自己的,朱高燧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皮子有点痒了。
依旧站在最前排打瞌睡,有了以前的经验,只要朱高燧嘴里不发出奇怪的声音,朱棣也就见怪不怪由他去了。
朝会一如往常,一些难以决断的奏章当朝议事。眼看时间差不多,有几人对视交换了一下眼神出列。
“臣监察御史戴德彝弹劾赵王于南京不法事。”
朱高燧从迷迷糊糊中清醒过来,大戏终于要开场了,自己人畜无害,他最好奇这监察御史是要弹劾他什么。
“不法事?说来听听!”
“不法事一,如今南京周报和娱报风靡全城,报纸上将我朝臣官吏的私家信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成为所有人茶余饭后的笑柄,让百官颜面扫地。
这报纸还有往苏州扬州一代扩散的架势,我听说这周报和娱报背后就是赵王爷鼓动的。
我大明百姓何其不幸,生活都难以为继还要被赵王爷巧立名目,用一张纸来盘剥,臣奏请裁撤报纸并抓捕帮凶华元清!”
戴德彝话音刚落,朝中附和跪倒者居然有一半,其中不乏六部尚书之流,显然是早就有了预谋。
自己只是出了个主意牵了个头,做决定的是皇帝,具体实施的是太子,到现在被弹劾的成了自己。
不过这戴德彝既然能打听到是自己在背后出的主意,那也一定知道华元清往太子府跑的最勤快,也应当能猜到这报纸的背后是谁。
戴德彝明面上弹劾自己,实际是代表江浙仕宦在向皇帝示威。
朱高燧感慨江浙的人还真是老太太吃柿子,尽捡软的捏。
朱高燧心中冷笑,这群人以为如今的皇帝是建文吗?圆的扁的能任由他们拿捏?堂堂千古一帝会受这种窝囊气?
果不其然,皇帝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为了不让皇帝当堂暴怒朱高燧也主动出列回应。
“戴大人往日里可有做过不法事?”
“那自然没有”
“既然你为官清廉品德方正为什么怕被人知道,除非你心里有鬼,毕竟只有心虚的人才越加不想让人窥探自己的秘密。
其次你说我掠夺民财,那我更想问问,我是如何掠夺民财的?”
“一份报纸售价三十文,我朝百姓一天的工钱都没有这么多,这难道不是在掠夺民富。”
“太子爷身上有钱没?”朱高燧问道。
“我出门什么时候有过钱?”
太子爷尴尬一笑朱高燧心中明了,自己那个大嫂是个会管家的,好在汉王取出了几张宝钞。
“戴大人,你说我掠夺民富,那咱们就来做个演示。”
朱高燧将三张十文的宝钞交给了戴德彝。
“戴大人现在是一个农户来买报,三十文!”
朱高燧将戴德彝手中的三十文取走,将一份报纸交给了他。
“我有了三十文要继续印报,印报就要招聘工匠。”
朱高燧假定太子爷就是那个工匠,把他拉到了自己身边,还取出来十文宝钞。
“太子爷,这是你的工钱。”
“多谢。”太子爷说着就将这十文揣进了自己怀里。
“我还要买纸墨。”朱高燧又将十文交给了汉王。
“纸墨商家中添丁进口要买布匹,匠人要在南京安家租房。
从头到尾都是这三十文钱,农户多了报纸和消遣,刻书场有了纸墨,纸墨商多了布匹,匠人有了遮风挡雨的房子。
这些钱可能还会有更多流通,但还是要落到一个吃上,戴大人就是农户!”
汉王和太子的钱还没有捂热乎就被朱高燧拿走,然后交给了戴德彝。
皇帝也一头雾水不知道赵王耍什么花样,满朝文武同样不知所以然。
“现在有御史大人弹劾我掠夺民财,那我所有的买卖就都不做了,我把刚才的交易全部取消。”
戴德彝手中有三十文还有一份报纸,朱高燧直接取走了报纸只给他留下原本就有的三十文,又拿走了太子爷的房契,汉王的布,刻书场的笔墨。
夏原吉身为户部尚书对于钱财最为敏感,朱高燧这一通操作下来,看似一切什么都没有发生,但似乎又有一些极为关键的东西让他始终抓不到最关键的一点。
“赵王爷所演示的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还请明示….”夏原吉说道。
“这三十文,如果放在手中也仅仅是这三十文而已。一旦流通起来,这三十文买了布,买了笔墨,买了家,养活了更多的匠人和工人,所有人都能各取所需,虽然是三十文可一旦流通就创造了两百文的价值。
夏大人所不明白的其实就是财富的本质,钱只有在流通起来的时候才具有价值。”
夏原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连朝臣之间也议论纷纷,这演示非常简单,实际交易起来会很复杂,但却让他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当然大家还忽略掉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关节,赋税。”
“按照大明赋税额度,二十税一,刚才这三十文钱在流通的时候创造了两百文的价值,所以在所有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时,还有十文钱应当交给国库。”
朱高燧从戴德彝手中取出了十文钱,然后交给了皇帝!
“只要保证在每个阶段的交易是公平的,钱不但不会越用越少,反而会越用越多,而国库也会更充盈。”
朱高燧看着满座皆惊,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