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张官府公文在整个山东掀起了惊涛骇浪,山东强盗遍地,因此这些人家中都养了不少护院,小到十几个多到近百。
一家一户不算什么,可朱高燧得罪的是整个山东的富绅。
那些富绅家中的人在看到这公文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召起了护院。
“咣、咣、咣....”
富绅家中人有的敲着锣,有的敲响了族鼓,很快堂前就召集了一大批人马。
族鼓一敲,族香一烧,轻壮抽签。生人在前,土地在后,不论生死。
这些富绅当然不会任由官府把他们的土地拿走,因此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对抗。
“老爷被关在了济南,大家随我一起去要人!”
这些富绅的家奴和族人联合在一起,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刀剑,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正赶往济南。
朱高燧紧赶慢赶想要把山东的事情办完,但这么大的消息最后当然还是传到了朝堂上。
早朝群臣正在议事,讨论最多的就是淇国公带兵出征路线以及后续的补给问题,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山东可能会有倾覆之危。
“报,十万火急!”
红翎急使属于军中专用,所有人都以为是淇国公传来的战报,但是太子爷在接过来看了一眼后手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
“太子爷,是不是边关战报。”汉王问道。
“不是,但恐怕要比边关更加紧急,山东出大事了。”
老三早就给他们两个打过招呼说要闯一个大祸,可两人都没有太在意,毕竟皇帝还要依仗他那个聪明绝顶的脑子,何况还有皇后无原则的偏爱。
但看到这急报以后,太子心里都没了底,只能尽力保了!
“这么严肃搞得是哪一出,呈上来,还吓不死我。”
皇帝也有些不在乎,山东能出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剿匪剿的狠了一些,杀的人多了一些,只要没有他在山东杀的人多那都不叫事。
汉王看完以后也后脖颈子一凉,和太子爷对视一眼两人齐齐跪下将手中的急报呈递了上去。
就在皇帝看急报的时候,户部也收到了山东的折子,这些折子原本都需要先经过户部侍郎和尚书查阅,挑选需要呈皇帝御览再行上奏,可加急文书却能够直达朝堂。
“山东布政使八百里加急文书,弹劾赵王朱高燧!.”
“山东参政八百里加急文书,弹劾赵王朱高燧!”
“山东参议八百里加急文书,弹劾赵王朱高燧!”
一时间朝堂上所有人都议论纷纷,吏部尚书蹇义看着如雪片一般的加急文书还在源源不断的传来也有些慌乱了,山东有能力给朝廷上折子的几乎都来了加急文书。
“蹇大人,怎么回事。”夏原吉问道。
蹇义看完以后脸色泛白,然后交给了夏原吉。
这些折子在六部尚书以及文武百官之间互相传阅了一番,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这比大明吃了一场败仗后果还要严重。
朝堂上静的闻针可落,而后所有人不由得看向了皇帝。
“陛下,商周之时天下土地为公,故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说。可自周以后,历朝田地经略虽有不同,可总而观之无一不是在壮大似有,以鼓励民间生产,赵王此举似在倒行逆施。”一人说道。
“不错,我朝自开国以来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朝廷赋税与日俱增,这足以证明高皇帝所立下的土制和赋税都是正确的,赵王如此作为实在有违先皇圣训!”
朱高燧因为敢说敢骂的性子,几乎把朝堂上的人都得罪了个遍,这个时候当然没有人会站在他这边。
“土地是王朝的根基,历朝历代都没有听说过要将一省的土地全部收归朝廷所有的。强行将地收走,看似是为国谋利,实则极易激起民愤,让天下百姓与朝廷撕裂甚至….”
蹇义的话没有说完,意思却很明显,这是要官逼民反。
“赵王也是为朝廷办事,只不过操之过急了一些。”
看到一个两个都在踩朱高燧,汉王急忙站出来解释道。
“操之过急?他这只是操之过急吗?山东本就不太平,他若是逼反了山东百姓,朕拿什么来平民愤!”
朱棣阴沉的脸色都能凝出水来,而后将手中的折子直接摔倒了地上,显然这一次是真的动了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