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商朝君主篇(4)
太庚(生卒年不详),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是商朝第六任君主。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
本名
子辩
别名
太庚、大庚
所处时代
商朝
出生地
亳(今商丘谷熟镇)
身份
商朝第6任君主
人物生平
太庚在位期间,履行汤法,是商朝的一代明君。死后其子小甲继位。
史籍记载
《史记》记载:“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
甲骨文记载:“其又大庚,叀翌日酒。”《殷契拾掇》,“王宾大庚,彡。”《殷契粹编》“翌庚辰,侑于大庚至于中丁一[上宀下羊]。”《殷虚书契后编》
小甲(生卒年不详),名高,太庚之子,是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
本名
子高
别名
小甲
所处时代
商朝
小甲在位时,商代以亳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殷墟卜辞将他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商朝国王。雍已,生卒年不详。太庚子,小甲弟。小甲病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狄泉。
雍已在位时,商朝已衰落,不少小国都拒绝进贡。
本名
雍已
所处时代
商朝
民族族群
华夏族
身份
商朝国王
人物生平
商朝第七任君主小甲帝逝世以后,弟弟雍已即位,他就是雍已帝。到了这个时候,有的诸侯已经不来朝见他,商朝的国势开始衰弱了。
人物评价
商朝从汤至雍己即位前一百多年,由于坚持节用宽民、以德治商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但是,长期的和平安稳,也助长了商王室的不思进取。
《史记》说,至雍己即位时,“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可见各诸侯的势力日趋膨胀,商王室的权利有所削弱。雍己在位时荒废政事,导致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
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1],商朝君主,在位七十五年。
太戊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太戊死后,庙号中宗,葬于太戊陵(在今HEN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
本名
子伷
别名
太戊、大太戊、天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