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悦丰酒楼的助力,只靠她一个人的银两,怕是十分紧张。
要开好火锅店,资金必须充裕。
这样才会遇到消耗不了的食材,也能狠心丢掉不新鲜的。
前期不能确定食材的数量,损耗是一定有的。
锅的事已经搞定,这火锅店是一定得开,至于钱的事,还能继续凑。
其他的事都得开始准备了。
火锅店不需要很牛的厨师,够用就行,更多的是会切菜的。
加上洗菜、洗碗的,端锅端菜的,再加上添水加炭的,店堂小二的得请多一些。
一家店的成本,从长期来看,装修运营的成本,食材成本并不是最大的开支,员工的薪酬才是。
后世开果园的时候,她就是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省钱。
那时候的资金可比现在缺得多了,林晓禾没有什么包袱。
“因宁、初霜,拿上那几盆兰花,咱们去店里。”林晓禾数完身上的银票,带着陶因宁出了门。
林晓禾离开几日,院子里的事情都是李芳娘管着。
这些琐碎事,林晓禾也懒得管。
家里也不是什么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人手也有限,有地方做得不够好也正常。
四盆兰花,林晓禾摆在了店里。
为了统一价格,一律定价二百两。
李芳娘和李氏看到只觉得心惊。
什么花,得二百两?
“晓禾,你这是不是说错了?”李芳娘不确定地问了一声。
“没,宁家少爷买这兰花也是二百两。”林晓禾毫无负担地说。
宁宴平确实是人傻钱多,可这兰花用了她的清泉浇灌,只要不故意把它拔出来把根切成稀碎,就不会死。
二百两,值的。
有的人,买了二百两的兰花,都没有种活过呢。
墨兰算是兰花里的名贵品种,养好了,能成活的墨兰,百八十两是要的。
有钱人的世界,咱也搞不懂。
李芳娘没有疑问了,宁少爷能花二百两买,别人自然也会。
只能说,他们太有钱。
兰花对他们而言,有特殊的用处吧。
闻香油坊的大客户一次都拉大量的油,平时不会来店里,但油坊的散客不少,一眼就看到了摆在店里另一头长势旺盛的兰花。
“这兰花可真好看。”
“你可真不懂,这是企剑白墨,叶片墨绿,花白如玉,贵的很呢。现在还未开花,等花一看,莹莹如玉,甚是漂亮。”
“我倒听闻风雅之士颇喜兰花,尤其偏爱企剑白墨。”
“为何?”
“墨者不白,白者不墨,墨者其名,白者其实,墨而能白,人浊我清。这就是说企剑白墨之语。”
不通笔墨之人,听到这种高大上的言语,心驰神往,只觉得这兰花配得上读书人的品位,难怪价格昂贵。
通笔墨的人一听就懂了。
世人说企剑白墨代表清浊,犹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之语。
总之就是指代读书人的清高。
有好奇者询问墨兰的价格,被二百两的报价吓得半个字也不敢多说了。
“墨兰怎会如此昂贵?兰花中不乏价值千金者,可这墨兰比其他名贵兰花品种更易养成,是入门种类,其中最为珍贵的也不是企剑白墨,而是金边墨。”
省城之中,懂兰花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