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林晓禾十分认同这个说法,“不知两位为何会在此处?”
前头的女子下意识地看向穿男装的女子。
女子道:“我们是来看望友人的。实不相瞒,我们是珏国人,家中有几分薄产,为了换些口粮,会来边关城。我是家中长女,弟弟们都尚幼,所以只得由我女扮男装前来。”
“不知贵府做何生意?”林晓禾打探道。
“我家是养马的。”女子倒说得爽快,早就猜到林晓禾会问一样。
林晓禾十分惊讶:“现在这情形,能养马的家庭,可不一般。”
“哪有林姑娘的生意大。”女子十分坦然,她知晓林晓禾的底细,甚至还知道此处就是林晓禾,“只是糊口罢了。再者,我只是庶女,连正经主子都算不上。”
“原来你认得我。”林晓禾仔细回想了下,对此人并无印象。
“这是第一次见到林姑娘,之前只是听说罢了。方才我才知道,是林姑娘在此处。”女子说的坦荡,让林晓禾心生几分好感。
林晓禾点点头:“身上的衣物得尽快换了,此处就留给你们吧。初柳,把蓑衣拿来。”
初柳忙给林晓禾穿上。
“让林姑娘费心了。”女子客套地说。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林晓禾一边穿着衣服一边问,“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我家姓宜,林姑娘叫我欢儿就可。”宜欢行了行礼。
林晓禾并未有和宜欢套近乎的意思,于是并未应,而是道:“帐篷中不可有烧火取暖,薄毯和琉璃灯就留给你们用吧。”
“多谢。”
林晓禾只是笑笑,就带着初柳往马车那边走去。
洪大山还在外面守着。
“小姐。”洪大山忐忑不安地解释道,“我得知他们是马贩子,就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以后说不定用得上。”
“马贩子……”林晓禾觉得她好像在哪听过这个词。
刚才听她们说是养马的,倒没有想到这个词。
“边关城外养马的人不多,这个时候还能养马的,说明之前必定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洪大山着急地解释。
“不用着急,我说过,采纳建议的是我,那就是我做的决定。你们只是提出建议而已,不用负担责任。”林晓禾宽慰着洪大山,“想必她家在珏国的地位不低,还有粮食养马。”
马车离帐篷并不远。
一上去,初柳就赶紧将林晓禾的蓑衣取下,拿毛巾给她擦干,而后顾不得自己,又将烧水的小灶弄燃,好给林晓禾暖身。
“别忙乎了,我不冷。”林晓禾忙阻止初柳,“先擦擦你身上。”
“我淋惯了雨,不要紧,等会煮点姜汤喝,发发汗。”初柳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扇风燃火。
林晓禾就由着她去了。
“这要是因宁她们在这里,肯定得说我。”林晓禾笑着道。
初柳低着头忙乎,回道:“那是因为小姐好说话,因宁姐姐她们说话就直接,一心为了小姐好。”
为了安全,这灶台只能从上面点燃,下面只留了通气的圆孔,火不容易出来。
上面还放有挡板,要点火的时候需先将挡板挪开一些。
原是用来煮茶之用,也可以煮火锅,是林晓禾特意叫人做的。
初柳特意没将挡板归位,先让林晓禾暖和身子。
火点燃了,初柳才放心将自己弄干净。
等时间差不多了,初柳又忙乎着煮姜茶。
林晓禾有了闲工夫想那马贩子的事。
马匹生意,林晓禾考虑过,眼下时机还不成熟,没有提上日程,所以宜家的人去边关城,应该不是找她。
但宜家的马匹生意急需恢复,毕竟在粮食紧张的时期,他们养马十分不易。
边关城会和他们做生意的,也就只有庄王爷了。
庄王爷打算招兵买马了吗?
对了。
林晓禾想到庄王爷,就突然想起马贩子这词在哪里听过了。
之前是从黎染郡主口中听到的。
她曾经和人比试骑猎,声称对方是马贩子。
前段时间,黎染还说过,对方是女的,而且是女扮男装。
恐怕此人就是宜欢了。
边关城内外面积虽大,可人算不上多,如此巧合,倒也不无可能。
这个时期的马贩子,更是少之又少。
林晓禾越想越觉得极有可能。
“小姐,喝姜茶。”
初柳的话打断了林晓禾的思路。
她接过茶盏,便叮嘱道:“你也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