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定的队伍找到了借口留下来,联军进攻的步伐却没有停止,他们依旧对天津城和八里台要塞发动进攻。
在福田带着部队继续包围八里台的同时,八国联军分两路向天津城内发起总攻,联军向天津城猛烈炮击,左路由俄德两国军队组成,俄海军中将阿列克谢耶夫任指挥,从火车站沿河直攻东北角、三叉河口黑炮台一带;右路由英、日、美、法、奥军组成,日本福岛少将任指挥,从海光寺直扑天津南门。清军2万余人拼死抵抗,南门外,义和团挖开河堤,放水淹灌,一片汪洋。美、英、法、奥等国军队仍进至城墙。马玉昆部和何永盛部凭城反击,义和团在城外濠沟里和芦苇丛中向联军射击,击毙美上校团长、日少佐在内的军官多名,毙伤联军800余人。
连续的失败让联军指挥部异常震怒,在他们的操作之下,终于从停泊在大沽口的军舰上,拆下了一些重量比较轻的火炮,但是就算是军舰上比较轻的火炮,在陆地上也算得上是重炮了,他们顺着海河逆流而上,并且抓捕周围的民夫帮忙运输火炮。
为了这一次的进攻,万无一失,西摩尔还拿出了英军珍藏已久的毒气炮弹,这些他准备作为大杀器使用,在进攻遇到挫折时,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以前的进攻之所以他们不用,主要是这些毒气炮弹释放需要条件,要是风口不对,这些毒气很可能顺着风飘到自己的阵地上,加上在一开始时己方处于下风,被对方包围在小小的租界范围内,那就更不敢释放了,租界的范围就那么大,释放的这些玩意儿很可能就是同归于尽的结果。
现在情况不同了,联军这一方已经变成了进攻方,就算是释放了毒气弹,也可以有腾转挪移的地方,看到风向不对,还可以快速撤离,但是被包围在天津城内的清军和义和团队伍,可就没有那么大的地方让他们腾转挪移了,撤下城墙就意味着放弃了阵地,那正好便宜了自己,联军可以顺势攻上城墙,再说他们并没有见过这玩意儿,更别说防御了,这些东西就连英国人也是试验性质的制造了一部分,英军也只是少数高层知道,更别提下面的士兵了,他们更是一无所知。
在所有的大炮准备齐全以后,对天津城和八里台的进攻同时进行,八里台只是一个军事据点,只是在侧面起到保卫天津城的作用,价值上根本比不上天津城,再说里面的士兵也比不上天津城内的士兵数量,他们首先把这次的毒气炮弹用在了天津城头。
而聂士诚的八里台要塞,则是由刚刚运过来的攻城重炮,负责进行火力压制,联军做好这些准备以后,战斗首先在八里台爆发,守军像上次一样,独独拿出几门火炮对联军冲锋的士兵发动攻击,后面的炮兵部队,则在等待联军的炮兵发动攻击,然后根据他们的弹道推测出联军火炮据点,再实施火力反制。
不过守军还是小看了联军的火力优势,刚开始大家都是轻型火炮,打得半斤八两,现在联军从军舰上拆下来的重炮运到以后,聂士诚的部队伤亡急剧上升,眼看局势岌岌可危,也顾不得自身的安危,亲自冲上城墙指挥战斗。
天津城南门,狡猾的联军司令西摩尔,并没有一开始就拿出毒气炮弹这个大杀器,而是像以往的进攻一样,拿出队伍中的轻型火炮对着城头攻击,再让队伍中的各国仆从军发动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