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完无线电课题组,萧大门主又来到了通讯项目课题组。
萧炎交给他们的,不是躲高深的数字通讯技术,而是最古老的固话通讯。
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声音的振动利用话机内的话筒调制电话线路上的电流电压,也就是将声音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另外一端电话,再利用送话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简单的电话机回路包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地的受话器和送话器、电源以及线路,这些部分均串联连接。
实际上的固定电话还应该包括振铃线路,拨号回路以及来电显示等功能,电话机还需配合电信局的交换机完成拨号工作。
电话机,萧炎小的时候就喜欢拆零件。
家里的大头电视机、电话机、乃至是电饭锅,他都拆了一个遍。
可能是因为当时年龄小,每次组装的时候总会多出不少零件。
搞得家里今天不是电饭锅不能焖饭了,就是电视机不出影了。
就因为这,他小时候没少挨揍。
这次六大课题组,杨小弟不但担任了精密发动机的研发负责人,还是所有材料的主要供应单位。
萧炎将能够想到的原料材质,原理和特性都给他做了详细的说明,让其少走了不少弯路。
电话,听筒,送话器,电话线都简单,复杂的是拨号交换机。
使用电话的人,首先先要跟电话局交换中心的人联系,然后联通所需要通话的人。
如果只是保证任意两个用户即时通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两个用户点对点链接起来。
这个技术在萧炎插手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
首先使用的,就是天门内部各大部门,以及天门总部和军方的互通。
当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大要塞,都听到门主的声音之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是什么鬼,千里传音,能不能别这么离谱。
自从架设了电话线以后,各方命令的传达和信息的传送,也变得通畅了起来。
可是,这不是萧炎想要的结果。
萧炎第二步要实现的,就是在用户分部的密集中心,部署电话交换局。
交换局就好比一个开关节点,平时是打开的。
当任意两个用户要通话时,交换局就会把链接两个用户的电话线接通。
也就是说,交换局会根据发起者的要求,完成与另外一个通话用户之间交换信息的任务。
当然了,如今天门研究的第一代,还不是什么先进的程控式交换机。
而是人工的通讯对接,因此大家看没看过抗战时期的电影电视剧,那里面电话局通话员就十分忙碌,原理是一个样子的。
萧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九州大地上的通讯系统。
就会从人工交换,过度到机电交换,最后实现电子交换技术。
不过目前来说,这些人工设备优先供应天门内部,也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