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小伙子还没工作干呢,咱们一大把年纪能干啥,尤其您几位,在厂里是干部, 可出去了,那就啥也不是了,到处看人脸色,心里落差不能大么。 ”
老杨侃侃而谈道。
“哎,那也没办法,上面这么决定,咱们就得服从安排。”
“没毛病,有胳膊有腿,咋弄都养活自己。”
“就是可惜了这主任的头衔了,熬了半辈子,没想到还没退休,工作丢了。”
三个正副主任纷纷感慨。
老杨见状压低声音道:“我叔叔山城二钢的工人,原本也是要下岗,可他组织工人和领导们据理力争,最终成功集体转岗,据说待遇还涨了。”
“我跟你说,咱们也得闹,哪怕转不了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让上面知道咱们的怨气,多给一些补偿,在下岗找不到工作的日子,家里也有米下锅,哥几个说是不是。”
“是这个理,可你都快五十了,你叔还没退休?”
一个车间主任疑惑地问。
老杨尴尬一笑:“我那个叔叔辈儿大,其实比我小,但比我能干,带领人民取得了属于他们的利益,是他们厂的英雄,现在那个厂里的工人,见到我叔,就是当长辈对待,三节两寿,都得提着东西去叔家拜访。”
另一个主任点头:“也没毛病,给工人们找到新工作,恩同再造,如果咱们厂也有这么个人物,我也给他过三节两寿。”
“您三位就是这个人物呀,三位是车间主任,威望高,只要你们仨振臂一呼,大家肯定响应。”
老杨可算是逮到机会,把最终目的说了出来。
三个主任沉默了下来,不愿意搭茬。
能从工人转为干部,除了技术过硬,人也都是人精,自然知道枪打出头鸟的典故。
老杨见仨人不表态,又想起李存希的话,继续劝道:“三位,你们都快没工作了,还有啥顾虑,你们只是倡议,到时候找领导掰扯时,是大家一起讨说法,法不责众,上面不会只针对你们仨。”
三人神色微动,但依然没表态。
老杨只好祭出杀手锏:“三位平时在厂领导面前,那个狗腿的样子,大家可都知道,可你们当狗腿,帮厂领导卖命,欺负我们这些工人,可这样做,换回了啥?下岗这事,领导和你们通气了吗?”
“他们给自己安排了后路,压根没想过你们,所以说,你们这些年白给人家当孙子了。”
“老杨,说话别太难听。”
“杨国昌,现在我们还没下岗,还能管着你,你别不把主任当干部,信不信我们给你穿小鞋。”
三个主任瞬间被激怒。
老杨立马赔笑:“三位息怒,我不是存心挖苦你们,只是让你们晓得,咱们的委屈不能白受呀,你们不带头,到时候领导拍拍屁股走了,下岗的工人,说不定还把气撒到你们身上,最后你们里外不是人。”
“你说的也有道理,他娘的,这些年我给刘厂长鞍前马后,挨了多少骂,可他倒好,不管我了。”
“我不也是给吕厂长当牛做马,一点好处也没捞到。”
两个正主任开始抱怨。
另一个副主任一拍桌子:“他娘的,为了工作,咱们闹就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