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苏州城又有热闹了。宝盛隆给自家的客户广发请帖,邀请他们来参加三日后的商业洽谈会。同时贴出的告示上详细的说明不限制产品,这是宝盛隆帮助客人的一项举措。
收到请帖的中小客户纷纷前来询问赵构。
“大家静静,先听我说。”赵构双手下压,等场面安静下来,他解释道:“是这么一个情况,有位大海商是我宝盛隆的客人,如今他出海要采购各种货物,我宝盛隆就想着苏州的大小商家经营着各式货物,与其让这海商自己去采购,还不如我宝盛隆将大家组织到一起,大家看货谈价,这样就会给彼此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跟时间。我宝盛隆也能有点小小的利事。”
“赵掌柜大气,事情说的明白,赚钱也赚在明处,我信你,我参加。”有商家说道。
“我也参加,宝盛隆对我有恩,如今还给咱苏州的中小商家谋出路。当真是大仁大义。今生我只认准宝盛隆。”
接到请帖的朱景澄第一时间就赶来捧场,他之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宝盛隆。宝盛隆不仅给他放银子,利息也收的低。他不仅顺利完成订单,还将自家的织场扩大十倍。
“多谢诸位对宝盛隆的信任,还请各位商家回去多多宣传。这次我号给出的请帖虽是给本号商家客人的,如果别的商家想要来参加我宝盛隆也不会阻止。我宝盛隆希望苏州商贸兴盛,只有大家好,我宝盛隆也能好。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宝盛隆门口围着的商家听了赵构的话,纷纷拍掌叫好。
“那么三日后,在下在瓦舍‘百乐坊’恭候各位商家的光临。”赵构拱手谢道。
除了这些商家的口口相传,赵构找到不少走街串巷的小贩儿。以每天额外二两银子的费用,让他们做广告。
这些小贩各个开心的要死,二两银子抵得上他们半月利润的了。
这些卖糖葫芦的、卖馄饨的、卖鲜花、卖针头线脑的货郎们,拿到宝盛隆做的红绸广告小旗,仅是插到自家担子上,每天卖货吆喝的时候加上宝盛隆给的广告词,就能白拿二两银子。这么简单的事儿傻子才不干呢。
不仅这些货郎,街上玩耍的孩童,每天在街上唱一唱,宣传宝盛隆也能有十文钱的零花钱。
三日后,洽谈会开始的这一天。苏州城中的大戏园子‘百乐坊’中,人潮涌动。像后世一样,这里被分成一个个的展台。
这三日中,不断有商家来宝盛隆咨询。陈子御给赵构出了个主意,让这些商家将自家产品都带来,搭建摊位,摆好样品。
这些商家听了这个意见,纷纷带人去‘百乐坊’搭建展台。
虽然宝盛隆包了‘百乐坊’三天,但却没有向后世那样收这些商家的入场费。主要是这次时间紧,没有多余的时间让陈子御施展手段。这包场的费用,就只当宝盛隆打出的广告费。
不过宝盛隆也不是没有盈利的手段。这银子兑银票宝盛隆可是要收面值的百分之二的手续费。而银票兑银子则没有任何费用。
刚过辰时,‘百乐坊’门口远远驶来一辆豪华的马车。
这辆马车后面有四匹骑马的护卫押后,前面有四匹开路。中间八匹马将马车护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