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洽谈会结束了。苏州城各行业商家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这次来的太划算了,大商家还有些底子,那些中小的商家都将库存清了个干净。这也导致了苏州城里货物缺少,有些不够满足日常用度了。
这些商家拿着银子到处招人扩大生产,在这些商家相互抢人的情况下,也促进了做工百姓待遇的提升。
洽谈会结束后的第五天,这次卖出货物的商家齐齐聚在宝盛隆,这次是来尾款的。
在这之前的洽谈会上,杨志只是给各家下了定金。并出示他在宝盛隆四百多万两存银的凭证,由宝盛隆作保,先交货在结尾款。
毕竟这位亚克西的海商是苏州城商家的大客户,有资金的保证,这些商家都愿意给他行方便。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点货、装船太浪费时间。
等海边的六十艘商船都装点货物完毕后,杨志假冒的海商,就在宝盛隆等着结尾款。
“邵家瓷器,邵掌柜。”宝盛隆伙计办完面前的客人,看了眼手边的名单,叫号道。
“老夫在。”邵思远举手应了一声,坐到柜台前。
“邵掌柜好,请您出示一下定金、订货凭证。”
“有有,老夫带着呢。”邵思远将杨志订货时开的凭证递过去。
小伙计拨打算盘核对无误之后说道:“邵掌柜,此次订货总金额九万七千两银子。除去定金一万两,还需要支付您八万七千两银子。您是要银子还是银票。”
“自然是银票,老夫还要去河北采购釉料,这大笔银子可是不敢带上路。这银票可是方便的很。”邵思远笑着说道。
“好咧,您要换成银票需要支付百分之二的费用。总共是一千七百四十两。您是另外支付,还是在这笔尾款中扣除?”伙计又问。
“扣吧,老夫身上没带这么多。”邵思远说着话,脸上显出一阵肉疼的神色。
“还是你们会挣啊,只是张张嘴就赚了将近两千两银子。要赚这些银子,老夫得烧一个月的窑。”邵思远调侃着说道。
“邵老,事情可能这样说哦。”坐在旁边陪杨志的赵构笑着出声说道:“您带着这银票上路,在路上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不仅省下请护卫的费用,连押运的伙计、马匹都省了。您省下的钱财可比我这兑换的比例高多了,就这您老还不乐意呐。”
“哎,老夫就是说笑而已,赵大掌柜可别当真了。”
等待伙计开银票的时间,二人又聊了几句。邵思远见后面还有各行各业的商人等着结算,朝赵构拱拱手,小声说道,“赵大掌柜,若无别的事还需待在这里,稍后有人给你送些东西来。”
这番话听的赵构哟?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