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雪
正月十八,距离凤吟城最近的冀州忽降大雪,压垮了多处房屋住宅。
百姓们冻死的冻死,饿死的饿死,苦不堪言。
朝堂上,更是乱成了一团。
户部尚书突发旧症上不了朝,所有的事情都落到了温芷陌的身上。
温芷陌又是拨款又是赈灾,可灾民实在太多了,大雪还在连日的下,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解渴。
晚上,温芷陌卜了一挂。
这场雪,还要下上七日。
这两日都已经受不了,若是捱到七日,那岂不是要了那些灾民的命?
温芷陌连夜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皇上, “皇上,大雪还要连下七日,灾民们情绪激动,户部的账目也紧缺,太医院也要准备打量的冻伤药,还有御寒服,最主要的是因为大雪封路,这些物质根本就送不到……”
“朕不听这些废话。”皇上一挥手,打断温芷陌的话,面色同样被焦急所代替, “你就告诉朕,到底该怎么办!到底怎么能解决这”
温芷陌抿了抿唇,这是天灾,他那里知道该怎么办?
凤吟国并不算四季分明,虽是冬日里也会下雪,可也就是细微的雪花,落到地上就没了。
这雪更像是雨。
而这一次的雪灾,情况异变,是天灾。
这对于常年没有见过大雪的凤吟来说,更是灭顶之灾!
这时君衍带着寒风走进来,手中盛着三份折子。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还请父皇过目。”
时间紧迫,来不及行那些虚礼,皇上让君衍将折子递上来。
三份折子,一份来自距离冀州不远的清丰县,那是如今温言就任的县城。
温言请求皇上让各县开放城门,接纳一定的灾民,并请罪,清丰县已经率先开启城门,命灾民进城,只是如今拥挤不堪,清丰县的粮食与衣服也濒临断开。
另一份,是李老将军的折子。
李老将军请求由青栀军护送粮食衣服,并且保证有去有回,唯一需要解决的是路线以及军姿的问题。
第三道折子,是白锦。
白锦画了一副从凤吟到冀州的地图,一路途径清丰县、甘化城、凤尾县、株洲以及福州。
看似这路线绕远,却避开了山路,保证运送的安全,并且标出了很多路上可能遇见的情况。
最主要的,是白锦想到了一个化雪的办法。
盐巴。
皇上看完这三道折子,久久不曾说话。
君衍明白皇上在想什么,这三道折子,两道都与白家有关。
但现在,也只有白家。
“父皇,灾民叫苦不迭,若是在计较细枝末节,怕是要酿成大祸。”
君衍出声提醒,现在办法已经想出来,要解决的就是银子跟盐巴。
皇上放下折子,面色严肃的看着温芷陌, “银子与盐巴的事情你去解决,君衍,安排下去,由李建远率领先行小队,途径各个州县,想办法将沿途的雪化掉,必须留一条路出来,供赈灾粮食行走。”
“另,你亲自带着朕的口谕,将这冀州周围的几个州县城门打开,所有物资皆有朝廷供给,确保灾民安危!”
皇上顿了顿,目光意味深长的落在君衍身上,又道: “命,安康郡主随行,沿途救济灾民!”
君衍微微弯起唇角,面上看不出一丝兴然,低声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