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雪第一次跟别人说出真正的原因,当然想要取信肖离的成份占了多少,只有她自己清楚。
“说起来也算是巧合,当时其实单位都已经分好了,就在省委,正好有几天假,我就回来看看。”
宋如雪是个孤儿,她算是吃百家饭长大,学费也是东家两毛,西家几分凑出来的。
本来想着识几个字,也不至于当个睁眼瞎。
可偏偏她从小连第二名都没考过,意外的十分争气。
大家默契的没有提,也就一连连的供了下来,直到好考上全国排名前五的大学,有了政府的支持,自己在接接家教的活,才没有让村里人继续供。
四年里为了省路费都没有回去过,在户口和粮食关系都转好后,才终于得以回家乡看看。
“见村里还如我走时一样,大家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也只能混个半饱,我想我接受教育的意义是改变贫困的家乡,而不是为了逃离她。”
户口粮食关系能凭着一腔热血转回来,然而书本上却没有告诉她要怎么改变贫穷的现状,她只能一步步摸索。
“你们八斗村从没有出过小龙虾,你不怕跟着我们一起养殖,会让乡亲血本无归吗?”
肖离其实知道小龙虾这东西,并没有那么金贵,可宋如雪不一定知道,养殖风险可不少,肖离想知道她是不是头脑一热。
宋如雪好歹也受了多年教育,不会打无准备的仗。
虽然这个问题有些意外,倒也没让她为难。
“对于我们村没有小龙虾,我也很好奇,所以有问黄村长习过几斤,我试着把它们投进小水塘。
过了一个月去看,它不光活的好好的,还多了些小龙虾细崽。
我就猜应该不是环境问题,后来问了些附近村子的老人,才听说离这几十里外的地方,有做过水产养殖,这种红虫就是当时作为饲料使用。
后来因为洪水问题,养殖场办不下去,这些小东西反而还活了下来,慢慢越长越多了起来。”
如果不是周围那片大山, 这会儿桃李乡该也是大片小龙虾才对。
以这姑娘的细心和专业程度,肖离觉得她完全可以自己养殖,毕竟中间大山阻隔,想要绕过来就得经过县城,坐车都得费上两个多小时,并不划算。
宋如雪说,“可是也只有您这边包产包销,我还听到风声,你打算建一个小龙虾城,肖总这事是真的吗?”
肖离挑眉,“这事我一共没告诉过三个人,宋村长连这个都知道?”
宋如雪见他没否认,想来这事就是真的。
其实她那次刚回来就职没多久,去县里开会晚了。
去吃大食堂吃饭,无意中见到食堂中坐着的一老一少。
那年纪大的风度不凡,年轻的姑娘美若天仙,宋如雪初始只是为两人外貌吸引,不自觉得坐在旁边。
那两人有一句没有句的,聊得都是同一个人,后来宋如雪知道那正是卫建国叔侄。
这会儿她还不知道。
却听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肖离要建一座小龙虾饮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