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代价,无论是帝国和刘一,都能接受。
帝国现存的人口数量,是前世望尘莫及。
前世由于无法统计,具体损失数量,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但根据龙都当时的幸存者基地,能聚集的人数估计,大概是一半一半。
这是指捱过了极寒时代的人。
前世,人口的巨大损失是一回事,最关键的问题,帝国此时,已经失去了统一的领导,成了一盘散沙,人自为战……
他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些末世小说,几个幸存者储存些物资,就想在末世中生存?
天灾在杀人、野兽在杀人,丧尸在杀人,人也在杀人(杀伐果断),就算人不杀人时,也不圣母(不救同类,死道友不死贫道)。
有多少人口经得住这样的杀戮?
凭几个幸存者(还有娇妻美妾)像老鼠一样的苟且偷生,就能有未来吗?
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像手中这份的这份捷报,没有整个国家的统筹领导,能够实现吗?
做梦都要现实些。
三十亿国民团结统一在帝国的旗帜下,才能爆发出这样的伟力。
这才是华夏民族,赖以生存和抵抗一切灾难的基础和底气所在。
任何其他想法,都无异于自掘坟墓。
国民,人人得而诛之。
刘一收拾心情,想起战报上介绍的战斗经过。
各城的反击,基本上都是火力疾袭,再以战车为攻击主力,辅以像曾经的轻骑兵一样的装甲车队,机动冲击和游骑猎杀,消灭了兽群大量的有生力量后,然后就是步兵(军队加民兵)冲锋。
这是在反复摸拟推衍后制定的战术。简单有效。
不过囿于恶劣的交通条件,反击部队的作战范围,并不是太大,也就是围绕着据点的郊区五十千米内。
不过,此战已经消灭了兽群的主力,半年以内,不会再有大的会战了。
对付野外的兽类,就应像当年剿匪(地球时空)一样,用精锐的小部队去战斗,而且大力鼓励民间的高手参与。
这不单是为了彻底剿灭兽患,更重要的是锻炼培养人才。
不经风雨,难有彩虹,无论是异能和功法,都需战斗的磨砺,资源的获得,也只能从猎兽中获取。
那些天骄妖孽,只能在不停的战斗中,才能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未来的中流砥柱。
从这样看,自己这次北上,与帝国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不谋而和?
算是先行者吧。
不过龙都两路大军出击,打通与南京、苏杭交通线的安排,决心不变。
以备半年以后,这些城市在保卫战时可以互相支援。
以龙都为中心的长江山三角洲,是帝国的膏胰之地,人口众多,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崔明珠和刑雅茹,让她们整理一下,发给中枢和龙都。
至于崔明珠她们,一夜未合眼的事情,他竟然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