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张掌门,都是帝国道教协会的副会长。前者是茅山九霄宫的观主,是事实上的茅山掌门人;后者直接是龙虎山的掌教。都是50岁左右的高人。
二人淫浸道藏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金丹大道,对大道很有心得和感悟。
末世时,他们再与刘一拿出来的功法互相印证之后,加上又是有灵气的时代,自然就有了相当的修为。
由于帝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修炼体系,对功法境界划分,也没明确定义。
所以,他们只能跟据自己的理解,目前的修为,相当于异能和强化者的4-5阶。
关键是,他们不仅仅只是修炼功法而获得了较高的修为,华夏的道家文化中还有一些对敌手段和辅助手段。
此时的他们,就能轻车熟路的应用出来了。让昔日的一些“幻术”,变成了今天的神术。
古老的文明承传,在这个时代,焕发了新的青春。
末世前,他俩主持帝国东南一带的教务,正好在龙都,就被刘一“钦定”为圣院的教授。
朱七巧也做了讲话。
她指着下面的教授,对学员们说道,“这些先生,都是同学们今后的老师。他们大都数没有什么修为和特殊能力(异能),但他们却代表着,我们华夏的智慧。
他们对修炼和功法,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将由他们,先期传授同学们的理论知识。”
这些教授,本来也应该坐在主席台上的,只是他们坚决不同意。
他们都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都是华夏文化的饱学鸿儒之士,方思华说他们是帝国的智慧,并不是溢美之词。
他们末世前的地位和待遇,并没有因黑暗时代的到来,而受到太大的波及。
依然被帝国,保护得很好。
让这一群洞察世事人心的大儒们,对这个帝国感恩之余,更充满着无限的希望。
人在末世,人心中却依然阳光灿烂。
人心依旧!
这才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未来的民族。他为是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无限骄傲。
虽不能上阵杀敌了,但有自己发挥余热的机会,怎么不全力以赴?
何况是任教炎黄圣院?
这是雏鹰乳虎的摇篮。华夏将来的很多天骄妖孽,将在这里诞生。
将在他们的心血浇灌下诞生!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他们愿意站在台下,躬逢盛举。
教务刘梅也做了讲话,更像是在讲演,她朗颂的是刘一的一篇文章,《少年华夏说》。
其实很多内容是另一个时空的《少年中国说》原文的后半部分,不过用了春秋笔法。
刘一并没有剽窃为己作,是托词是梦中得到的。这是他原来最喜欢的文章之一,虽然记不得全篇,重要部分不缺。
他是铁血人皇,拿出令人惊异的东西太多,都让人麻木了,“梦中”又得到一篇文章,有什么稀奇的。
她激越飞扬的朗颂道,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人皇大作,果然不凡,让满场人听得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