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她笑道,“就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带着全家的希望出外闯荡,然后发了财,当了官。他的家庭,顷刻之间,就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道理是一样的。
气运也可以壮大和反哺。”
她是天师,研究的就是玄学。她对便宜孙子,充满了信心。
朱老笑道,“承二弟妹的吉言。
小家伙当官发财了也罢,行囊空空的回来也罢,能按时平安归来,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还是环境锻炼人,天倾末世开始后,把一个纨绔子弟硬生生的逼成了栋梁之材。”常老说道,“小家伙生官发财固然很好,即使在魔界只取得了一个前进的基地,我们就可以尽起帝国的天才们走出去,共同为未来战斗。
就不会让他像以前一样的孤身奋战。”
刘老说道,“我孙儿从来都没有孤身奋战过,帝国一直都是他的坚强后遁。只是他像孤狼一样,喜欢一个人单独行动而已。”
胡老认真的说,“我们只是在精神上支持了小家伙,他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末世以来,水蓝星所有的国家都成了历史,唯有帝国一支独秀。小家伙的作用,举足轻重。”
阎老也附合着说道,“至未世以来,就是靠一个孙子辈在外孤军奋斗,我们这帮老家伙,也实在很惭愧。”
刘父严肃的说道,“在外孤军奋斗?
不,不是这样的。
帝国的三军副帅,政务第一副总,铁血人皇——从权力到荣誉,国家对他荣宠之极,亘古未见。
国家民族给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倾其所有,给了他最大限度的支持。把贡献都完全归为他个人的努力,相信我的儿子,也绝对没这样厚的脸皮。
末世之前,他享受了帝国给予的无限荣华富贵,血雨天倾时,为国家奉献,也是他的本分。
常言说得好,三十年前父养子,三十年后子养父。他在外当官发了财,反哺家庭,我们享受得心安理得的,没有什么惭愧不惭愧的。”
他是刘一的父亲,有立场这样说。
“二哥说道好!”常家主也说道,“我们五姓的长子嫡孙,也许纨绔过,但对帝国,从来都不失赤子之心。
贡献是他们自觉的义务,否则也不配为帝国的接班人。”
常家世代从戎,性格一向很直爽。
从朱明帝国转变到夏帝国,就确立了五老和五姓的接班人制度。
五老的定位,不是帝国的君王,而是国家的大管家。这是为了保证指导帝国发展的《盘古秘约》,能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而设立的制度。
这是为了保证政令的延续性,不至因人换而政息。
苦心孤诣,不计毁誉。
朱刘常胡阎五姓的哥哥弟弟,也不是按年龄算的,而是以这种姓氏排名的次序算的。刘家,就排在第二。
永远的二哥。
这一代的常家主是常晓冬的父亲,女婿有半子之分,他也有立场这样说。
现在其他三位家主,也是刘一的泰山大人,从身份上自然也可以不必客气。
朱老笑道,“我们也就依老卖老,享受他的孝敬,不用矫情了。
不过呀,我们这个孙儿在外辛苦打拼,是功臣。回家的时候嘛,大家还是应该表示表示。最起码的,总要隆重的迎接一下吧?”
胡老笑道,“放心,欢迎仪式早就准备好了的。”
这是他的主管职责范围。
朱刘两家主管政务,常家治军,胡家管礼制,阎家理财,这是五姓内部的分工。
五姓分工不分家,大事都是共同商量决定,只是各有专注而已。
礼制,是帝国规范塑造国民的行为和思想的根本制度。在国内的权力份量极重,甚至有些凌驾于世俗之上的意味。这也是夏帝国与水蓝星世界的其他各国,永远不同的地方。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夏帝国在水蓝星上,笑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