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那种情况,我的心情都是很愉快的。”
“尊敬的唐大使,我对您的这番话,好像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的一样?”
这是新加坡《南洋星洲早报》记者的提问。
“是的,熟悉华夏历史,特别是现代史的人,可能都有一些印象。”
唐大使无限缅怀的说道,“1946年3月5日,上午十时。
我们敬爱的ZNL同志,在离开当时的南京时,也举行了一场类似的,记者招待会。
他在会上也有类似的讲话。
历史的发展,也像老人家预言的那样,不差分毫。
前辈的风姿,让我们这些后辈,只能无限敬仰缅怀。
躬逢华夏复兴之盛世,我这个做后辈的,可不敢自比伟人,只是东施效颦,鹦鹉学舌一番。
惭愧!”
“尊敬的唐大便,难道就没有第四种可能吗?”
《纽约时报》记者,脸色铁青的问道。
虽然他心中狂怒,但也不敢失了礼数,
毕竟那个y国记者珠玉在前,他也不想弄得灰头土脸的。
心中暗想,蓬莱岛面临,27国大兵压境,那是目前地球上最强大的海陆空军。
没有之一。
简直是牛刀杀鸡。
你还以为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秃子吗?
太不知天高地厚的一厢情愿了吧?
“没有第四种可能。”
唐大使的表情虽然平淡,所有人都听出了其中强大的信心,“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句话,留给诸君共勉吧。”
“尊敬的唐大使阁下,”
R国记者问道,“十九世纪末,那个老太婆,向八国宣战。
当年是八国,现在是二十七国,历史也有点相似呢。
不知大使阁下,又有什么感想?”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的P老总说过,列强在海上架几座大炮,就可以让我们割地赔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站起来了的华夏人,无惧一切侵略和挑战。
当年在东北亚那个半岛,我们刚刚建国,一穷二白。
但我们的前辈,爬冰卧雪,以极奇简陋的小米加步枪,迎战武装到牙齿的十六国联军。
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唐大使铿锵有力的说,“现在,我们已经发展了七十多年,还会畏惧什么27、28国的什么联军?
这才是历史的相似之处。
我们生也晚,未能躬逢先辈壮举。
但新时代的华夏健儿们,绝不会坠先辈之威。
本大使送给你一句话:尔朝身与名俱裂,不江河万古流!”
“尊敬的唐大使,您的讲话很有哲理性,而且非常幽默。”
缅甸《波特兰新闻先驱报》记者说道,“贵国的孔圣人说过,使于四方,不辱使命。
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使节吧?”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
唐大使淡淡的说道,
“苏武留胡十九载而节不辱,我唐姓的先辈中,也有一人,名叫唐睢。
同样也是,不失气节,不坠国威。
还有无数这样的例子。
他们都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先辈。
本大使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能在这个号称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侃侃而谈。
一是依仗先辈的余荫,更是因为,我的身后,有十数万万勇敢顽强中华儿女。
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东方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朋友们,试目以待吧。
也试目以待,本大使归来的时间。
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