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方便华夏向外展示自家的实力。
“等焊接好了,就立马向中央报道,把它拉到海上去遛遛。”
一艘装满原油的船,爆炸威力不亚于一颗小当量的原子弹。
所以必须拉去本子国海域逛逛,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厉害。
。。。。。。。。
在船坞厂逛完,刘光天就回到了办公室投入了新的工作。
他现在的工作内容,更多是放在学术上。
先前通过测试的那些人,已经被聚在了一起,他虽然不能去上课,但可以通过撰写教材的方式和他们产生学术上的交流。
当然教材上依旧不会出现他的名字,那些人都知道。
撰写教材的人,就是引导华夏科技大爆炸的大佬,可他们也明白自己想要和这等人物见面怕是千难万难。
进两年的时间内,刘光天完成了很多的学术论文,涉及到了各行各业,相关的学术专业知识,全都被华夏收进了国家图书馆,当然这些东西肯定是不会对外展示的就是了。
这段时间刘光天正在进一步完善航空发动机领域相关的学术内容。
这些学术内容,将是华夏未来培养更多相关人才的重要教科书,以及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财富。
至少在未来五十年内,这些学术将会给华夏的教育事业,培养高端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最高端的知识。
倒不是说华夏的基础差到如此地步,而是学术不同于制造实物。
刘光天能把从系统那里获得的很多东西写上去,这样哪怕他有天出了意外,华夏科技也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产生断档!
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给诸位掌柜时,见过大风大浪的掌柜们眼眶顿时红了起来。
其实以刘光天现在取得的成就看,一个诺奖百分百是跑不掉的。
诺奖对任何一个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哪怕是后世。
华夏多少科研人员,里面是有遭遇不公平待遇而出去的,但更多是因为到了海外他们能扬名立万。
能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被世人所知,能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教材之上。
一直待在华夏,因为国力原因。
他们一旦被曝光,那等待他们的就是被暗杀!
所以刘光天一直以来取得的成就,从未被世人所知。
哪怕和他最为亲密的苏语梦,也只是知道刘光天科研能力很强,华夏很多东西都是出自他手。
但她可不知道。
华夏的发展能如此迅速,全是出自刘光天之手。
至于苏父苏母和刘光福知道的就更少了。
他们只知道刘光天科研能力不错能和不少大人物说上话,剩下的就是一问三不知。
最为亲近之人都是这样。
外界的人就更加无法知道他的成就。
对于这种事,刘光天从来都是一笑而过。
在他看来不仅科技有国界,就连科学家都有国界。
诺奖固然吸引人,但想要获得这个奖必须公开技术不说,还得他本人前往海外。
他不信鹰酱知道过后,还能放他回国。
不对回国肯定是放他回国的,可回国路上必然会遭遇什么空难啊,海难什么的。
所以他只要敢出国,明年的那天就一定是他的忌日。
再说了待在国内,等他百年一满,高层必然会把他写进教科书。
能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里,被写进教科书这荣耀不必诺奖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