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正围着说说笑笑等着这锅“水煮菜”出锅的时候,二伯母拿着一袋子东西走进来后,对几人说道:“清朗和多多领着孩子们出去玩一会吧,既然是明赫要学做饭,那就只留明赫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就够了。”
老钱家的灶房本就不大,现在好几个人都堵在了里面,占了将近一半的面积,做饭的人在里面都要被挤得转不开身了。
顾清朗看了看灶房里的窘境,不好意思的说道:“知道了,二伯母,我这就带着孩子们出去。”随后他又对顾明赫嘱托道:“你在这里给你姥姥打打下手,好好学,最少得把做饭这一套学会了。”
万一以后下乡了,公分粮食什么的还能用钱和票来买,但是要是连做饭都不会,那可就麻烦了,毕竟顾清朗再疼孩子也不敢给他找一个保姆送过去。
至于和同伴搭伙做饭,不到万不得已,顾清朗是不赞同这个提议的,毕竟搭伙这种事,有了利益牵扯,不用太长时间,就会搞得一地鸡毛。
“知道了。”顾明赫点了点头说道。
他以后大概率是要去上山下乡的,所以这些东西他最少也要了解大概的流程,否则,就得他的那些同学们一样一时冲动就去了乡下,去了后却两眼一抹黑各种不适应就太惨了。
他在跟着爸爸妈妈回老家前,就已经听说了,现在有一些一时冲动就报名上山下乡的同学已经后悔了,而且他们还写信回来想要让家里人托关系把他们调回来,只是这种涉及到政治任务的事情,去容易,但是想要回来可就难了。
想到这顾明赫就挽起袖子开始帮着大姥姥她们洗菜、切菜,好在这样的事,他在家也是做过的,上手不难。
顾清朗看着懂事的开始给自己找活干的大儿子,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就领着钱多多和其余三个孩子出了拥挤的灶房。
不论是老钱家还是钱父钱母的小家中,得益于顾清朗先前的未雨绸缪,所以现在发展的都挺不错的,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和普通乡下人家想比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钱爷爷和钱奶奶的岁数不小了,近些年来,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差,特别是钱奶奶,如今更是病得卧床不起了,不过钱爷爷如今倒还可以,虽然看着瘦弱不堪,但是身体没有大的病痛。
钱爷爷下一辈剩下的几个没有工作的老人除了钱父钱母本就是生活在县城之外,剩下的钱大伯、钱二伯和大伯母、二伯母他们也并没有跟着儿孙到城里养老,而是在乡下参加集体劳作。
因为他们的身体康健,所以平日里挣得工分也足够他们的嚼用了,要是赶上风调雨顺收成好的时候,还能给子孙们补贴一点呢。
至于钱父,他所在的酒楼因为公私合营被收归国有后,在顾清朗留下的关系的帮助下他这个大师傅也顺势成了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对于这个工作,他是十分满意的,毕竟在这个年代厨师这样的职业还是非常吃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