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可可现在的生意从进出口开始涉足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因为利润极其丰厚,且关系面广泛,既有居民,也有官方机构,若想做好这一行不是仅仅需要资金雄厚就能走得通的。
她需要花更多时间在人际往来应酬上,不过她性格本来就爽朗,自小就接触面广,再加上做生意这几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因此人情世故方面不在话下。
公司的发展拼到最后不光是实力的比拼,也是背景的比拼。
有些普通出身的老板为了弥补这个短板,不是迎娶有背景的女人为妻,就是拉拢二代、三代们,在公司给他们一个闲职,给他们丰厚的薪水,目的就是让他们帮助公司疏通关系,打通关节点。
更有甚者,直接找到这些后代们,不用给他们提供什么职位,就是给佣金,或者说提成,只要他们帮自己拉到了资源,就按照订单的多少给他们回扣。
总之,为了生意,企业家们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也有像江可可这种,本身就是二代、三代的人,根本就不必费力找人脉,他们自己就是人脉。
江可可觉得别人没资源创造机会也要搞到资源,自己既然有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
只要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她不会迂腐行事。
所以,她一方面积极联系熟人,另一方面提高公司实力,双管齐下,力求在房地产行业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靠着坚持和努力,她成功拿下了行业敲门砖,在京城做成了一块地盘。
有了开头,之后经验积累越来越多,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得多了。
在搞事业的同时,她也会给孩子们讲述生意中遇到的林林总总的人和事情。
目的就是打开社会的一个窗口,展示给孩子们看,让他们知道,社会不是花园,而是充满善良、算计、邪恶等的大杂烩。
她不吝啬于向孩子们讲述社会的黑暗面,讲述每个人的无奈与妥协,讲述成功者的手腕和坚持。
省得孩子们在优越的条件下成长,被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傻白甜。
有时她会带着孩子们来到建筑工地上,让他们亲眼看一眼工人们是怎么工作的,观察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辛苦。
也会带着孩子们去福利院、去山区运送捐赠物资,不是去表现优越感,而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比大多数人幸福太多了。
虽然他们从小没有爸爸,但是有妈妈和大伯(江一鸣)的爱,有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她也会带他们偷偷去看家道中落人家的生活,向他们讲述破产的各类原因。
她想让他们明白,他们的生活是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要懂得珍惜,别学败家子作践家业,也别学白痴二百五上赶着倒贴身家。
从孩子们十岁的时候起,她就开始带着他们去参加董事会议、股东大会,让他们了解企业真实的运转情况,还会给他们丢一些案例,自己写业务报告。
为了让他们早早的了解人性,江可可还会特意将兄妹俩送去律师行当“童工”,什么也不用做,只是跟着律师走民事诉讼案件。
跟进过不下十个案件后,他们自然就会体味到人性的多样性,和上下浮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