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废了,除了那些迂腐的保嫡党,其他朝臣们其是松了口气的,皇帝抓权利抓太紧,为了不让太子做大与他相争,他对太子的教育其实是有些松散的。
这也就导致太子并没有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储君。
太子废了,就该重新立储了。再这么模棱两可下去,朝臣们为了从龙之功再绑着皇子们互相争斗,整个皇朝不就乱了。
于是皇帝立刻就把他属意的皇四子提溜了出来。
皇四子,李宏晟是前燕公主的儿子。
当初的燕国是个小国,与靖国和夏国都有接壤的地方。兵力还不强。为了能再两国的夹缝下生存直接认了夏国当大哥。还把公主都嫁给了当时是太子的当今做了皇子侧妃。
可太祖对那点上供看不上,他更想扩大夏国的领土。而当今呢,表面上与燕国交好。背地里却鼓动靖国,让靖国与燕国干架。
那时新靖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独孤曳又有点不太敢违逆夏国的意思。
就与夏国签了互助条约,打了两年后终于在夏皇登基那年把燕国给灭了。可到了瓜分的时候,夏国又翻脸了,又与靖国干了起来。
独孤曳怂了,可他们是主攻方,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什么都不得怎么行。
于是各种扯皮后燕国土地没得到但得到了很多的资源。也就是当时飞鹏将军已经打出了名气所以才能和平解决这些事。
可人的欲望都是膨胀的。等燕全面被夏接收后。夏国又开始打靖国的主意。
于是三皇子主动请缨,要打靖国。
一开始靖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确实也丢了几座城池。可很快赵家军出动把城池打了回来。
不得已。夏国只能先停战。然后给独孤曳去了密信,威逼利诱。
于是就有了百年停战之约,就有了赵家满门被灭。
呃,扯远了。
说回皇四子,李宏晟的母亲是前燕的公主。燕国倒了,燕国皇室尽数被灭,她也就没有娘家了。
可燕皇室没了,燕人还在啊。
虽然被大融合了,但不过才二十二年而已,当年活过燕灭国的人大多都还在呢。他们还是能知道当今从前都做了什么无耻行径的。
这就导致,原来的燕国现在的燕云十六郡不太服管。
为了夏国的大一统,皇帝当然想让李宏晟当联合剂让整个夏国固若金汤。
当然,李宏晟本身也是个德才兼备的皇子。他当储君可以说是大部分人都支持的。
可,比起在朝堂上浸淫了多年的三皇子,他还太年轻了。
私底下更多的是支持三皇子的。
因为,若四皇子上位的话肯定会大量提拔燕云郡的人。这就导致很多不想被分蛋糕的人想直接掀桌子了。
于是,朝臣们在皇帝提议立皇四子的时候,响应者寥寥。
皇帝无奈,只能说隔日再议。
然后他想了个办法。
说做梦梦到先皇了云云,非要立皇四子。同时,他也觉得三皇子的势力太大,恐他成为储君的绊脚石,所以言语行动上对李宏琰就多有打压。
李宏琰当然不能坐以待毙。
他秘密召回了所有风雨楼的人,秘密联合了很多支持他的朝臣将领。打算逼宫。
可他没想到他的计划才刚进行了第一步就折戟沉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