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面条厂的经营工作之余,山人也坚持每天的写作,把自己的所悟所想所感,都一点点写下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他写成了汇集他的思想精华的《玄界》一书。在《玄界》一书中,他以各种题材,从不同理解的角度,展示了他大半生的艰苦实践、海量学习和冥思苦想的智慧结晶。
我介绍一下《玄界》的精华内容。
在《玄界》中的一篇名为“进化之进化”的文章中,山人写到:“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在边上看着我的父亲用两只手搓麻绳。他一边搓两股麻绳,一边不断续上新的青麻的纤维,于是,不断延长的麻绳就这样被不断搓出来。我今天想来,这就是世间道法的缩影啊。世间一切道法不都是这样不断推陈出新而来的吗?”
山人写道:“终点即是起点。所有的物质生命体的一切心念和言行,都是为着某个或大或小或显或隐的目标而生发的。目标,也就是终点,似乎是在未来,似乎是在远处,而实质上却是一切生命体所思所为的起点。终点和起点,就是这么奇妙地纠缠在一起,不可分,不可解,一体两面,因果相应,始终相印。”
单是从这一段话,就可以体会出山人大士的高深道行了。
山人在《玄界》中的另外一篇名为“道行彼岸”的文章中写道:“从灵性世界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就像是灵性世界的魔术秀。但是,物质世界恰恰是灵性力量的神奇展示。在这个哲学观面前,有和无,虚和实,灵与肉,清静与喧嚣,世俗与文雅,生活与修行,情爱与超然,都获得了各自的百花齐放的存在价值。”
山人继续写道:“因此,物质的生命体把自己的心意安住于某物某事,或是不安住于某物某事,这只是生命体的不同选择。就如同繁衍后代的历程,后代幼小的时候需要长辈的死死守护,而后代长大并且远走高飞,那么长辈就要顺应这个物质界的变化,而选择放下对后代的管制甚至抱怨,而将心意收回到自身。”
中国人常说“随缘”,可是真正做到随缘并不容易啊。譬如师长教育孩子,譬如上级教育下级,要真正做到适可而止、点到为止、没有不及、没有过分,是需要时时刻刻的内心反思、反求诸已、反省自我啊。
山人在《玄界》中的一篇名为“美好道镜”的文章中写道:“修行高深之处,修行者可以直达道镜。所谓的道镜,可以是直接出离物质躯体而进入灵性世界,回到物质生命的灵性本源;也可以是进入物质生命体的精微境地,无比清净地洞察世间的种种与因果。但是,即使是最为高深的无上道镜,也是没有止境的。”
山人大士不愧是心系天下的一代圣贤。明天我再多说说山人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