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要到水库东侧河套边去取。有手推车真管用,俩人一推一拉,很给力。
水泥付钱后,父亲求老把式拉回来了,不能潮湿,只能放到爱心屋的外屋,搭个架子,得通风。
六月份开始上木匠了。父亲正常上班,家里木匠不耽误干活。房梁,窗户,门……木工做的很精细。只是,要供饭。母亲提供的伙食不错,就是不给酒喝。
周六,父亲请了半天假,雇了瓦匠,找了乡邻帮忙,动工打地基。我和弟弟也都回家了,一起搬石头,运沙泥。两天时间,地基磊起来了。
地基需要沉实,才能坚固。起大山上房梁定于暑假期间。
父母的新房梦,已经数年。正当二人沉浸在幸福快乐中,爷爷生病了。他老人家得了半身不遂。父亲给了一百元,治疗之后,爷爷能拄棍行走了。
放暑假了,父亲又去求相邻帮忙,雇了瓦匠,起大山,镶窗户,固定门框。四框垒起来了。
父亲买了瓦,也想沾点贵气。
隔了半月,准备上房梁。屯里有个风俗,上房梁都要送鸡蛋,鸭蛋,也有送两元或五元钱的,那叫随份子。还要准备酒席,大摆宴席。父亲专门找人张罗买菜的,切菜的,炒菜的,借桌凳餐具的。那张罗的人都叫他大布衫子。
我和弟弟也不能看热闹,被大伙指使的脚不沾地,就是忙东忙西的,不得空闲。
那天二叔和老叔也来了。老叔蔫吧地就是随着大伙干,二叔就不一样了,当起指挥,惹得大伙不开心,他们都听木匠的。
今天人多,父亲巧用人。会木匠活的都上房,不会的当小工。直接上盖镶瓦,一气哈成。
大桶完成了,做隔断,搭锅灶、炉灶,砌火墙……父亲开支的钱就只能雇一次泥瓦匠,一样样地完成。没办法,经济实力不允许啊!
好在落雪之前,终于完工了。三间坯座瓦盖的新房矗立在村东。虽说举架不高,光线不足,面积五十多平,但它是独门独户,可以自由出入。母亲在和父亲结婚十六载之后,实现了她的梦,父母终于可以离开圈固他们的爱心屋了,它将成为父母幸福的过去,未来的爱心屋是可以自由打闹,撒欢儿的。自由的空气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