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泥土星会遭遇3种流星雨的撞击,分别是铜流星雨、冰流星雨和菌泥流星雨,分别能给泥土星带去数量不等的铜矿、冰块和菌泥。
但由于泥土星没有大气层,所以冰块会在融化后快速流逝到太空中。
麦锋不让地中海直接挖穿地表就是为了防止这些流星的撞击损坏设备。
要知道,即使是冰流星雨这种低温流星,高速的撞击也会破坏设备。
……
到达位置后,麦锋发现这里的温度很低,只有10度左右,非常适合建造设备。
不得不说,地中海是个经验老道的人了,知道设备都会散发热量,选的地方不错。
经过一番观察,麦锋很快就选好了建造位置,首先就是安排跟来的罗恩建造一个手动气闸,是的,罗恩这个复制人跟着来就是为了给麦锋和地中海当劳动力来的。
和气动门不同,手动气闸能隔绝空气和液体,建造这个之后再挖穿地表就好很多了,在需要的时候打开手动气闸,让太空辐射透进来,在不需要的时候关闭手动气闸就能避免泥土星内部的气体逃逸到太空中,还能在流星雨来的时候保护一下下方的设备。
其实最好的设备是用钢作为材料建造地堡门,地堡门完全不怕流星雨的撞击,可惜目前钢材不够,地堡门的蓝图也没有解锁,所以为了能尽快上天,只能先建造手动气闸临时应急一下了。
建造好手动气闸之后,麦锋就让罗恩直接挖穿地表。
麦锋和地中海则在下方建造两个辐射粒子发生器。
等罗恩挖穿地表之后,三人合力又建造了两台煤炭发电机和一个智能电池。
没办法,一个辐射粒子发生器的功率就有480瓦,而一台煤炭发电机只有600瓦的发电功率。
这里不仅有2个辐射粒子发生器,还有即将建造材料研究终端和望远镜,没有两台发电机完全带不动这些设备的耗电。
不过反正泥土星的哈奇多,足足有15只,每天每一只能产出70千克煤炭,加起来一天就能产出1050千克的煤炭,使用起来完全不怕没燃料。
接通电源,麦锋特意看了一下辐射粒子发生器,嗯,不是很理想,地表的太空辐射最强只有187,建造辐射粒子发生器的地方还不是在地表,这里的辐射只有151左右,一天只能吸收15个辐射粒子,2个加起来也就30个辐射粒子而已。
虽然辐射粒子的收集速度有点慢,只有绿叶星的三分之一左右,但麦锋也没有太过失望,毕竟研究主力还是麦锋自己,泡泡只是辅助而已,而且麦锋到泥土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建造望远镜,让泡泡探测泥土星周围的区域,材料研究终端只是顺带的而已。
接着麦锋、地中海、罗恩三人建造了材料研究终端、火箭发射平台、电池舱、单太空员舱,熟练地拆掉单太空员舱里面的火箭控制平台,在单太空员舱里面建造望远镜,有单太空员舱的保护,在这里面探索星图受到的辐射会比较小。
和绿叶星那边不同的是,泥土星这边在单太空员舱里面建造了电源插座配件,接通外面的电源,不需要再建造人力发电机和小型电池了。
一天的时间就很快就过去了,麦锋三人顺利建造完了所有需要的设备,麦锋和地中海都没啥事,只有罗恩这个复制人由于挖穿地表和复制建造一些暴露在辐射之中的设备,所以感染了轻微的辐射病,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需要返回基地上个厕所,将体内堆积的辐射粒子排除体外就会痊愈。
麦锋交代泡泡优先使用望远镜探索星图之后就使用传送发射器返回了绿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