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来到了生存挑战第70天。
麦锋小队终于研究完了“烃类燃料推进”科技,解锁了小型石油引擎。
这是5天时间里,由于数据磁盘不够,所以麦锋再次选择了开火箭上天去制作数据磁盘。
虚拟天象仪的消耗其实不大,每一个研究点数只需要消耗1张数据磁盘。
无奈数据磁盘的获取方式比较难,遗迹中的每一个设备分析检查后只能获得一张数据磁盘,使用轨道数据收集实验仪制作也是比较慢,每消耗5千克的塑料只能制作出1张数据磁盘。
但研究是不会因为数据磁盘不够就停止的,在麦锋上天制作数据磁盘的时间里,新来的特拉瓦尔多和泥土星上的泡泡把气压服的蓝图解锁了。
气压服蓝图所在的科技叫做“危险防护”,除了气压服的蓝图之外,还有气压服存放柜、气压服检查站、气压服锻造台等几个重要蓝图。
解锁了蓝图,接下来当然就是建造气压服锻造台,开始制作气压服了,在这段时间里,成功的制作出6件气压服。
每一件气压服需要300千克的精炼金属和2单位的纤维,好在有小圆脸在泥潭星上找到的顶针芦苇种子,不然纤维还真不够用。
顶针芦苇种在液培砖之中只需要2天时间就能收获一次,比米虱木的生长速度还快,收获的时候运气不错,两棵都掉落了种子,麦锋把这2颗种子送给了泥土星,让那边也种植起来。
唯一的问题是顶针芦苇太耗污染水了,一天需要消耗160千克的污染水,简直恐怖。
好在小圆脸在低温蒸汽喷孔的左上角的冰原里面找到了一个新的高压间歇泉:低温泥浆泉。
这是一个会喷发低达零下10度的污染水的间歇泉,而且量还很大,一天能喷发1500千克的污染水,足足可以养活9棵超级耗污染水的顶针芦苇。
不过问题也是有的,虽然污染水是有了,但是它的温度太低了,顶针芦苇要求的生长环境是22度到37度,必须经过加热之后才能给顶针芦苇灌溉。
小圆脸和麦锋商议之后,得出的解决方案是:将液体管道在低温蒸汽喷孔下方70度左右的水池里盘一圈,让污染水在这个水池中加热,然后用自动化检测污染水的温度,在30度左右就把这些水分流出来给顶针芦苇灌溉。
刚好可以给这个清水池降降温,一举两得。
在发现这个低温泥浆泉的同时,小圆脸还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新的遗迹,里面有一个新的彩蛋:中心有一个小动物衍变器建筑,以及一个电脑讲台、一个急救箱和一张解剖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