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异常者」(psychopath),这一术语通常描述的是一类在心理、人际和神经生理方面具有明显异于常人特征的人,全球研究「人格异常」的领军人物,心理学家罗伯特·黑尔(Robert Hare,1993)将「人格异常者」描述为——魅力十足、善于操控、一生行事无情的社会掠食者,他们的身后残留着一颗破碎不堪的心、湮灭的希望恶化空瘪的钱包。”
这一次出声的是韩诗儿,她以不低于路子野的语速做出了专业性的回复:
“「人格异常者」毫无良知和共情之心,自私自利、为所欲为,对违反社会规范并无丝毫负罪感和忏悔。”
路子野不无意外地瞥了韩诗儿一眼。
他在脑海里检索着《犯罪心理学》和《罪犯侧写》关于「人格异常者」的相关信息,继续快速讲道:
“「人格异常者」有一种根深蒂固、极度病态的特征——寻求刺激!他们对于兴奋和刺激的极度神经生理需求导致了人格异常行为,常常痴迷于各种充满刺激的爱好,譬如赛车、跳伞或者是摩托车障碍赛等等。当然,这些特征也说明了「人格异常者」并非一定如诗姐方才所说的’钱包空瘪之人’,实际上很大比例的「人格异常者」他们是身处上流社会,受过高等教育。黑尔关于「人格异常者」的评估是占普通人群中比例约1%,在成年囚犯中的比例是15%~25%。”
“虽然我们现今缺乏凌子轩被绑一案的线索和细节信息,但是并不影响我们提前做出这么一个判断:这一次的凶犯中有一个外表迷人、妄自尊大的华夏男性,30-40岁,他情感浅薄、冷酷并且缺乏共情能力,拥有混乱的性行为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刺激的高度需求但是非常非常冲动,缺乏长期的现实目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定要阻止身为受害人家属凌志萍向凶犯妥协的行为,一旦凶犯达成了自己的操纵欲望,经历了短暂的高度需求刺激之后,本身易于乏味的特性会使被绑人员迅速失去失去价值……那等待被绑人员的结局就剩下一种了。”
“哼,那如果不遵从绑匪的话,人质被撕票了怎么办?”
冯天浩觉得自己又找到了盲点,赶忙趁着路子野说话的间隙惊呼道。
“我刚开始已经说了,这不是归于「勒索财物」一类的绑架案性质,这类绑匪会因为钱而留下受害人性命,而「人格异常者」之所以留下受害人性命,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对于受害人或其关联人物的支配和操纵感并没有得到完全确立。”
路子野冷冷地说道,因为冯天浩那不自知的愚蠢,自己不得不再花时间解释。
“还有一点,「人格异常者」的智商往往要高于普通人。”
最后一句话,路子野则是不加掩饰地盯着欲言又止的冯天浩说道。
冯天浩显然是听懂了路子野话外音,方脸涨成了猪肝色。
“马警官,我实习助理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韩诗儿正色地说道,路子野方才的发言完全是专业级别的犯罪分析和侧写师级别,甚至他的思维更快!
“如果出了事情,谁能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