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大佬,好哦的《独上西楼》作词也不错,麻烦您给我们分析一下呗!”
“求科普。”
“大佬带我装波带我飞。”
“您觉得好哦作词水准如何?”
“好哦不当小学生,现在是不是大学生?”
“林平大佬您不会睡了吧!”
林平:“没有。我在听《独上西楼》,听完帮你们分析一下。”
“林平大佬万岁。”
“好样的,就您这态度,比好哦强多了,除了发广告啥也不会。”
“一天天就知道搞宣传。”
“你们没注意嘛,郑玉清这次唱的还是妖。”
“郑玉清白狐入坑,现在还没爬出来?”
“真就是量身定制,郑玉清适合作妖。”
“堂堂天后竟然不当人。”
“好哦对妖魔鬼怪情有独钟。”
“好哦是魔鬼,摩擦。”
“郑玉清是妖精。”
“问题来了,怪是谁?”
“邓紫涵唱《阿刁》的时候就是个怪物。”
“路遥也是妖,还是蛇妖。”
“鬼是反正不是郭梦。”
“郑玉清唱的《画心》好像是传说中的画皮鬼。”
“按好哦的习惯,怪不能少。”
“别研究这个问题了,好哦很忙的,这么高产还保质,好哦其实挺难的。”
“得了吧!安安心心等林平大佬帮我们分析《独上西楼》吧!”
“这个我知道,这是古词的相见欢。”
“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是这词究竟有多好。”
夜猫子们没有久等,林平本身就是齐州最顶级的作词人,鉴赏水平很高。
林平动态更新,一篇名为《相见欢独上西楼赏析》的文章就新鲜出炉。
“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好哦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好哦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好哦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好哦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十二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好哦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好哦不禁寂寞情生。
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
好哦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古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好哦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
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好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家破人亡’或是其他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好哦的心头难以排遣。
好哦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好哦对愁的体验与感受。
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别是二字极佳,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好哦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
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好哦不能。他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
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
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好哦悲痛沉郁的感情。
全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正所谓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
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最后我林平愿称好哦为当代婉约派战神,好哦的这首《相见欢.独上西楼》大概率以后要考的。”
“林平大佬,你竟然告诉我小学生好哦写的词,以后会考?”
“楼上的,你是新来的嘛,好哦的《静夜思》已经入选明年的小学生语文课本了。”
“那这词,初中生语文?”
“大概率,高中生语文。”
“齐州乐坛被小学生好哦,虐的不要不要的。”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好哦就是再逗乐坛玩?”
“……”
“齐州作词第一人改换人了。”
“那好哦现在不仅是曲爹,还是个隐藏的词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