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再造汉明 > 第151章 红薯饴糖 面条机

第151章 红薯饴糖 面条机(2 / 2)

 推荐阅读: 快跑!别相信病娇 游戏做出来只给你自己玩儿是吗? 不要信仰神明,会变得不幸 重生后,渣皇爱我如命 海贼:这个时代名为红鼻子! 让你镇守边疆,你娶了敌国女帝? 让你建分部落,你超越了总部落? 玄幻:金榜现世,我至尊剑圣的身份藏不住了 穿越重生,原来我也是疯批 斗破:这个炼药师过于凶猛
最新网址:hbcjlp.com

“哎,你说的有理,而且山芋的亩产量还大,如用山芋大批量生产饴糖、粉丝,能节省不少稻米、麦子。那怎么用山芋来做饴糖、粉丝?”

“用山芋做淀粉会的吧?”

“刚刚跟你父亲去水车浜参观过了,他们盘南分公司是用碱法生产淀粉的,淀粉的收率比常用的发酵法高。”

“用碱法生产淀粉的话,淀粉的收率是比较高,但由于饴糖、粉条都是供人食用的,使用碱法的话需要除钙,成本就高了。”

“用发酵法吗?那不时间长了吗?”

“用山芋制淀粉,不需要用发酵法。”

“直接制淀粉?”

“嗯。把山芋洗净,洗得越干净越好,否则制得的淀粉中有砂子,会影响淀粉的质量。然后把山芋放入搅碎机中搅碎,再用磨子把山芋磨成粉,磨得越细越好,尽可能的提取山芋中的淀粉。”

“与碱法相比,淀粉的收率低多少?”

“磨得粗的话,会低10%左右,磨得细的话,会低6%左右。直接法制淀粉,我们就以低6%左右来算,省下的石灰及后续除钙工艺费用,与碱法相比,成本是不是差不多?”

“这样算的话,直接法的成本好像还低一点,残渣还能直接用于喂猪。”

“对。制得淀粉后,你们就可以做粉条、粉丝、粉皮了。”

“那怎么用山芋淀粉熬糖呢?”

“有了山芋淀粉,就与用其它淀粉熬饴糖一样了呀,也是糊化,加麦芽或谷芽后糖化,再浓缩就制得饴糖成品了。”

“你给我们提供啥设备?”

“你们全部靠人工的话,我也不用你们给我交30%的利润。”

阙海华听后心想,全部靠人工的话,一天能有多少产量?用一台石磨磨山芋的话,一天下来10担山芋都磨不了。即使一天能磨10担山芋粉,做粉丝时要把山芋粉加水勾芡后熬成粉团,再用双手揉粉团,一天下来人的手都会麻木,于是忙说道:“还是你给我们提供设备吧。”

“好。我给你提供搅碎机、磨粉机、搅拌机、煮粉机、烘干机,做饴糖的话,我再提供熬糖机。”

“烘干机?”

“你做了粉丝、粉条靠太阳晒干吗?速度多慢呀。”

“要,要烘干机。”然后阙海华又问道:“这样一套设备,一天可以消化多少山芋?”

“一天至少可消化2万斤山芋。”

“这么多?行,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和你父亲签协议。”

“你感兴趣的话,我再给你提供一套面条机。”

“面条机?”

“我们现在吃的面条都是人工做的,面馆的伙计为了天亮后就能营业,不得不凌晨就起床和面,手艺差的话,做出来的面条还粗细不均。用面条机做面条的话,想做多粗、多细的面条,就能做多粗、多细的面条,产量高,还能省不少人工。”

“要是我做了面条,面馆的掌柜不要呢?”

“当初我做砂皮的时候,我们贝总还怕卖不出去呢。只要你生产面条的成本低于面馆掌柜使用的人工成本,你说那些面馆掌柜还会拒绝你做的面条吗?”

“有道理。我干了。”

“行了,你去和我父亲签协议吧。”

不久,大华公司新郭分公司开张了。新郭分公司利用山芋制作饴糖、粉丝,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稻米、小麦,也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山区红薯的推广种植。有些农民甚至不制备淀粉,直接烧煮红薯后来熬制饴糖(该法饴糖的产率只有12-15%,只适用于家庭作坊)。随着用红薯来制备淀粉、酿酒、熬糖,以及用红薯来做粉丝、粉条、粉皮,从崇祯十六年起,江南的湖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应天府、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广德州山区的农民普遍利用山地来种植红薯,仅在长兴就开垦了大量山地。

在后世,如你有幸在夏秋季去长兴旅游的话,你还能在广柔的山脚边见到成片成片的山芋地。

有些读着会想,苏州人不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吗,用机器做了面条会有市场吗?其实,苏州人每年消耗的面粉量一点都不低。苏州人除了与全国一样喜欢吃馄饨、饺子外,还特别喜欢吃面条。苏州人吃面条与北方人不一样,北方人喜欢在面条的花式上动脑筋,以山西为例,山西有刀削面、一根面、噪子面、猫儿面、包皮面、拉面、焖面等,苏州人吃的面条只有一种,就是细长的那种面条,但喜欢在面条的汤料、浇头上动脑筋。苏州人吃面条的汤料是用蹄髈、老鸭、鸡骨、黄鳝骨等熬成高汤,面条煮好后从锅里捞起,放入面碗。不放浇头的话,这碗面叫“阳春面”,味道已是极为鲜美;如再加浇头,更是锦上添花,这个浇头的种类有很多,有焖肉、大排、蹄髈、爆鱼、炒猪肝、咸菜肉丝、扁尖肉丝、红烧牛肉、卤汁面筋、鳝糊、炒肉、虾仁、虾子、蟹黄、辣酱、炒素等,因此苏州人一点都不讨厌吃面。在后世,即使在魔都大上海,也以苏式面为主。

新郭分公司用面条机生产面条后,与人工和面后制作的面条相比,不仅省掉了人工成本,面条还粗细一致,于是分布在苏州大街小巷的面馆掌柜就大量订购这种面条,阙海华再也没担心过生产的面条没销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