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已进入铜器时代了吗?”
“是的,他们已进入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但不是青铜器时代。美洲有很多的铜资源,在这些铜矿中有大量的自然铜。比如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岭、育空地区、魁北克地区、五大湖地区、阿巴拉契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铜,这些自然铜的纯度达到90%以上,甚至达到了99.5%,它们分布在火成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那里岩石破碎、容易采掘,是缺少机械的印第安人理想的采铜地。每当大雨过后,与我们云南的哀牢山地区一样,地面上就会露出很多自然铜,自然铜俯拾皆是。由于当地的自然铜实在太丰富了,丰富到他们根本不需要像欧亚大陆的人类那样“多此一举”地从铜矿石中冶炼出铜。铜的纯度越高就越软,越容易加工,当他们想做铜器时,就直接去矿床挖掘合适大小的自然铜块,然后使用石锤把其捶打成红铜器就好了,实在没必要去和砂砾大小的自然铜过不去,而且印第安人砌筑的陶窑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温度还达不到铜的熔点1083℃,所以也没法熔炼自然铜。由于自然铜太软,他们使用这些自然铜制成铜凿、铜斧、铜刀、铜锥、铜箭头、铜耳环后作为装饰品使用,并不是用于打猎,所以对于印第安人来说,这种铜器也不是啥必要的东西,还不如石头、骨头制作的工具来的实用,更没想着要利用铜来制作合金。他们是处于铜器时代、石器时代并存的时代,真正打猎时用的箭头大多是用骨头制作的。”
“他们是怎么加工铜器的?”
“印第安人虽然没有掌握冶炼和熔炼技术,但他们会将铜冷锻、热锻,甚至为了使铜更软、更容易加工,他们还将铜用水淬火(铜与钢铁相反,铜淬火后变软)。”
“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与印第安人一样处于石器时代?”
“中南部非洲、大洋洲与美洲一样,食物太多了,所以中南部非洲、大洋洲的人也处于石器时代。欧洲人在中南部非洲登陆后,非洲人就吃瘪,被欧洲人抓住后沦为黑奴。”
“北部非洲呢?”
“北部非洲在6000多年前就产生了埃及文明,因此早就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后来又受到罗马帝国的统治,现在又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因此北部非洲几乎与欧亚文明同步,他们也经常把劫掠到的欧洲人贩卖到世界各地为奴。”
经刘云龙解释后,大家才知道这个世界原来不仅有黑奴,还有白人奴隶。
许金昌又问道:“那还有没有像海达瓜依群岛的印第安人一样退步的部落呢?”
刘云龙说道:“有呀。比如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人,不仅没有进步,甚至退化到连衣服都不会做了。”
“塔斯马尼亚人原来会做衣服?”
“是的,塔斯马尼亚人刚登陆塔斯马尼亚岛时,不仅会造船、织布、做衣服,还会织渔网、打制鱼叉,但是塔斯马尼亚岛的食物太多了,海豹、海狮、牡蛎、贝壳、龙虾到处都是,随便捡拾就能吃饱肚子,于是他们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连河里的鱼都懒地捕捞,安逸的日子过久了,连怎么做衣服都忘了,平时也不穿衣服,天凉时就披件兽皮。”
“那我们去后......”
“我们是礼仪之国,到那里后不能像欧洲人那样靠杀戮来征服他们,要分类处置。对于海达瓜依群岛,他们的后裔不知道中原已改朝换代,我们去后,让他们知道我们来自中原,从心理上和他们拉近距离,再用我们的文化教化他们,用一代或二代人的时间,让他们彻底汉化。对于其它地方的因纽特人、印第安人、大洋洲人,如朝廷不想把他们变成臣民的话,我们可以和他们做贸易,甚至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国家,做我们的藩属国。”
大家听后,都认为这样处置也是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