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再造汉明 > 第420章 改革之路(三)

第420章 改革之路(三)(2 / 2)

 推荐阅读: 快跑!别相信病娇 游戏做出来只给你自己玩儿是吗? 不要信仰神明,会变得不幸 重生后,渣皇爱我如命 海贼:这个时代名为红鼻子! 让你镇守边疆,你娶了敌国女帝? 让你建分部落,你超越了总部落? 玄幻:金榜现世,我至尊剑圣的身份藏不住了 穿越重生,原来我也是疯批 斗破:这个炼药师过于凶猛
最新网址:hbcjlp.com

刘云龙说的契税与后世的契税不同。后世的契税大多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时,国家根据当事人双方契约的价格按一定比例向新产权人收取的一次性税收,而刘云龙说的契税相当于后世的“印花税”。

范景文说道:“我们不是收了3%的契税了吗?”

刘云龙说道:“朝廷是定下了收契税的规制,但民间契书,十无一税,即使有纳税的,也被地方上贪腐了,真正上交给朝廷的还不到1%。”

朱由检问道:“你怎么对这些事这么清楚?”

刘云龙说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说的这些事和数据都是经调查后得出的。”

朱由检听后,喃喃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得好,以后我就走遍全国,专门去搞调查研究。”然后对朱慈烺说道:“今后你也不能整天待在深宫里,要多出去走走,才知百姓疾苦。”

朱慈烺说道:“我谨记教诲。”

朱由检又问道:“朝政怎么改?”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恢复丞相制,推行停职制,改革监军制、取消户籍制。”

中国好几个朝代都设有丞相或宰相,明太祖朱元璋一开始也设置了丞相,但自胡惟庸案后,取消了丞相制,改为内阁制,即由几个内阁大学士来辅佐皇帝。

朱由检说道:“当初太祖不是取消了丞相吗?”

刘云龙说道:“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确实用很大的权力,为防止丞相独断专行、结党营私、欺君瞒下,可以像宋代那样设2—3个平章政事,每个平章政事分管几个部或几个院,这样既能限制相权,又能强化皇权,同时对丞相实行任期制。任期满后强制退休,享受朝廷俸禄,不得再过问朝政。任期内如有渎职、失职、贪污腐败,立即罢免,并追究责任。”

范景文听后,对朱由检说道:“皇上,这样做好。设立丞相后,丞相只对你一个人负责,替你分担部分朝政,你又可以监督丞相。”

朱由检点点头,问道:“怎么推行停职制呢?”

刘云龙说道:“我说的停职制不仅仅针对官员,也针对皇帝。”

范景文问道:“皇帝也要被停职?”

刘云龙说道:“如皇帝长期无故不理朝政,或屡次懒政怠政,经内阁及六部提议后就可罢免皇帝,由他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如皇帝没有儿子的,就由皇帝的兄长或弟弟来继承皇位。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像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的现象。”

朱由检说道:“我可没懒政怠政。”

刘云龙说道:“你能保证你的子孙都像你一样吗?”

朱由检听后心想,谁敢保证自己的子孙做了皇帝后,没有懒政怠政?于是说道:“那官员的停职制是怎么回事?”

刘云龙说道:“我说的官员停职制不是随意的罢免官员的职责,而是当都察院、给事中的言官弹劾某官员,或民间人士举报某官员有欺男霸女、侵占土地、贪污腐败等恶行时,为防止该官员利用职权打压、报复言官和民间人士,先暂停他的职务,待查明真相后再视情恢复他的职务,或正式停止他的职务后追责,该关的关,该杀的杀。当然,如有诬陷、诽谤者,同样要被追责,这样能避免再次发生杨继盛那样的冤案。”

杨继盛是嘉靖年间的着名言官,当年他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嘉靖皇帝收到奏疏后,嘉靖皇帝不仅不接受杨继盛的奏疏,还把杨继盛关进了监狱。由于嘉靖皇帝没有停止严嵩的职务,严嵩就利用职权,动用一切关系,授意刑部杀死了杨继盛。隆庆皇帝继位后,才为杨继盛平反。

范景文说道:“这样做倒也不失公平。”

朱由检又问道:“监军制又怎么改革?”

刘云龙说道:“监军历朝历代皆有,但大多是以皇宫中的太监为监军。这些太监不懂军事,又仗着代表的是皇帝,因此到了前线后就瞎指挥,连军事长官都得听他的话,最变态的是土木堡之变中,竟然正统皇帝都要听太监王振的,你们说这样的监军制合理吗?”

冯元飚问道:“那应该从哪里派监军?”

刘云龙说道:“由兵部派监军。兵部派出的人至少还懂点军事,这些监军平时就是掌握军人、军官的动态,防止他们背叛朝廷,作战时不得干预军事主官的决策权。”

刘云龙很想提出取消太监,但终于没提出来。要是在这个年代真取消太监的话,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的,内宫必乱。

朱由检又问道:“那干嘛要取消户籍制?”

刘云龙说道:“我说的取消户籍不是要取消“黄册”,而是要取消军户、匠户、灶户、贱籍等的世袭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凭啥人一旦入了军户、匠户、灶户、贱籍,就世世代代永远不能改变身份?就得世代从军、做工匠、熬盐,贱籍还不得读书、不得改变身份、不得与非贱籍通婚。这些都不合理。”

“取消军户、匠户、灶户的话,谁来当兵、做工匠、熬盐?”

“凡家中有18岁以上的男丁,都有应征当兵的义务。匠户、灶户取消后,只要这个行业有利可图,总会有人投资这个行业的,这叫市场调节。比如苏州织造局,取消匠户后,只要给进入织造局做工的人工资,难道会没人去做工吗?比如,取消淮扬盐场的灶户后,他们把晒制、熬制的盐出售后有足够养活家人的利润,他们会不愿再晒盐、熬盐了吗?一旦朝廷宣布取消军户、匠户、灶户的世袭制,取消贱籍,他们就是朝廷最忠实的拥护者。”

朱由检听后点点头,问刘云龙:“你还有哪些主意?”

刘云龙说道:“暂时就这么多了。”

朱由检就对范景文、王永吉、方岳贡等说道:“他说的很有道理,到了南京后,你们要仔细想想,该怎么做。”

范景文、王永吉、方岳贡等马上说道:“遵旨。”

朱慈烺见刘云龙没别的要说了,就缠住了刘云龙,问道:“义兄,什么叫化肥?”

刘云龙说道:“种地时需要各种肥料,以前是利用粪便、污泥与杂草、稻柴、麦秸等在高温下发酵后做成的,称为厩肥。我用化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的肥料称为化肥。”

“什么叫化工?”

“利用化学办法,把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方法,叫化工。”

“那什么叫化学?”

“是一种专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的一门学科。”

“是炼丹吗?”

“和炼丹差不多,但炼丹大多是针对无机物,化学扩展到有机物,因此比炼丹更全面、广泛、完善。”

“什么叫无机物?”

......

接下来刘云龙回答了朱慈烺提出的各种问题,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手掷弹到地雷,从普通炮弹到燃烧弹,从蒸汽机到铁甲舰。

刘云龙还没回答完朱慈烺的提问,包可弘进来报告,蓬莱城到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