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知道你有钱,但还是劝你要省着点,不要太奢侈了。奢侈了也是害他们。”
“知道了。”说完,刘云龙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看了一眼正在和皇后们闲聊的黄丽菊、陶红她们,然后对朱由检、朱慈烺、周皇后、张皇后等说道:“太上皇、皇上、各位娘娘,我们该走了。”
朱由检说道:“你啥时候回苏州?”
“南京的事办完后,我还得去一趟徽州,估计还得半个月。”
“行。你走吧。”
刘云龙与他们告辞后,带着陶红、阿菊、阿雯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宫后,陶红带着女兵坐上几辆马车直接回苏州,她们还要赶回去上课。她们本来就是军人,所以路上不需要保镖。
刘云龙、黄丽菊在武斌、刘云雷的护卫下去鼓楼,谢雪梅夫妇正在那里等他们。
路上,刘云龙问黄丽菊:“你是怎么知道阿红心思的?”
黄丽菊说道:“也只有你这个猪脑子才不知道。”
“我怎么是猪脑子呢?”
“我问你,当初我父亲把阿娟、阿雯陪嫁过来,是干嘛的?”
“陪嫁丫头呀?”
“陪嫁丫头是不是通房丫头?”
“别人家的陪嫁丫头是通房的,我家就不兴通房丫头。”
“你还记得吗?阿红来我家那天,说是要做你的丫头,这不明摆着要来伺候你吗?她要是不喜欢你的话,会独自一个人从北京跑到苏州来?”
“那你干嘛不早说?”
“我咋没说?我不是早告诉爸妈了吗?说陶红会自己走进婆家的。”
到了鼓楼后,刘云龙看到谢雪梅夫妇已到了。
刘云龙对谢雪梅说道:“我们在这里找块地。”
谢雪梅问道:“刘总,这里买地后,造什么厂?”
“这里不建厂,建你南京分公司的总部。”
“刘总,你不会让我在这里唱独角戏吧?”
“咋会呢?过几天,贝喜鲁就会给你派几个骨干过来,不过大部分管理人员,还得靠你在南京招聘。”
谢雪梅一听没让她在南京唱独角戏,就说道:“行。”然后问道:“刘总,该在这里买多大一块地?”
刘云龙说道:“你先匡算一下,南京总部准备放多少人的编制?每个人需要多少面积的办公场所,办公楼是造一层还是造二层?注意,办公楼之间不能靠得太近,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不仅能走人、通车,还能防止发生火灾后危及边上的房屋,另外还要考虑配套的会议室、锅炉房、食堂、厕所、浴室。”
谢雪梅知道刘云龙是在教她,于是说道:“这得好好筹划筹划了。”
“这个不用太急,等派来的骨干到后,你可以和他们再细细筹划,具体的规划,林腾蛟手下的建筑师们会考虑的。”然后,刘云龙说道:“走,我们去长江边看看。”
几个人从鼓楼来到了城西的定淮门。
定淮门因临近城内的马鞍山,因此一开始称为马鞍门,洪武七年(1374年)改称定淮门(历史上,定淮门于1958年拆除)。
出了定淮门,就看到了南京龙江船厂。
船厂门口有兵丁守卫着。刘云龙掏出名帖后递给了卫兵,卫兵一看是公子殿下,忙跑进船厂去通报。
龙江船厂名义上由工部派驻的工部侍郎主事,但由于工部侍郎不可能天天在船厂,因此平时真正主事的是工部派驻的督造员外郎。
在嘉靖年间,龙江船长每年可造500多艘大型战船,后来生产规模越来越小,进入崇祯年间后,每年只有100多艘舰船的订单,大批人员被裁减,大华公司船舶研究所干事段世功就是在这批裁减潮中回了歙县老家。后来,随着刘云龙、唐尧治等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等船帮不断有订单,龙江船厂又恢复到了顶峰。
员外郎狄津尽管没见过刘云龙,但早就听说过刘云龙的大名,他一听公子殿下来了,忙率提举曹金恩、副提举祝文浩、司吏冒义鹏等官员来到门口。
狄津引着刘云龙几个参观了龙江船厂。
龙江船厂规模很大,东西向从长江边一直抵近到城壕,宽约455米;南北向从定淮门一直延伸到北面的仪凤门(历史上,该门于1958年被拆除,2006年又复建),长约1200米。龙江造船厂的占地面积约50余万平方米,有3个巨型船坞,每个船坞宽度约70米,长500多米,面向长江一字型排开。但龙江船厂的工匠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断料、锯板、开榫眼、刨面、抛光都是靠人工,因此功效远不如刘云龙的太仓船厂。龙江船厂出厂的很多船舶被拖到大华公司位于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的船厂,被改造成蒸汽机动力。
参观时,狄津问刘云龙:“公子殿下,你什么时候给我们提供蒸汽机发电机?”
刘云龙问道:“怎么,你们也想用木工机械了?”
“我去太仓参观过,用木工机械加工,速度确实快多了。”
“你的木匠会操作机械吗?”
“只要你答应给我们船厂提供蒸汽机,我马上派人去太仓学。还有,你的铁锚工艺能不能也教给我们?”
“你没铸造设备,教了你们工艺也没用。不过,我在南京已设立分公司了,到时就由我们直接给你铸造铁锚好了。你放心,卖给你的铁锚,绝对比你自己造便宜。”
“行。那蒸汽机呢?”
“三个月后,我给你提供6台蒸汽机。”
“那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