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加见对方只来了2个人,又没带武器,于是同意小船靠岸。靠岸后,一个军官和通译上了岸,被带到了屯子里。
军官见到托尔加率后,说道:“我是大明国铁血军百总尤大雅,奉命前来向你通报一个消息,并与你谈判。”
托尔加问道:“你们有啥消息告诉我的?”
“前不久袭击你们屯子的红毛鬼匪帮已被我们消灭了。”
托尔加听后心想,那些红毛鬼尽管人数不多,可手中的武器凶险的很,他们的枪可以打80多步远,小炮可以打几千步远,射程比自己的弓箭远多了,尽管我们把他们赶走了,可愣是没打死对方一个人,自己倒是损失了几十个人。你告诉我这个消息,不就是想告诉我,你们的武器比那帮匪徒的武器还要厉害吗?我们既然能赶走红毛匪帮,也能赶走你们,于是说道:“谢谢你们替我们报了仇。你的长官派你来,想和我谈什么呢?”
“我们奉劝你们立即放下武器,向我们皇帝效忠。”
托尔加听后心想,怎么这几天来的人都要自己效忠于他们的皇上?于是问道:“凭啥要我们效忠于你们的皇帝?”
“几千年前这里属于我们汉人的地方,今后还将继续属于我们汉人的地方。”
“努尔哈赤反了你们大明后,这里属于大清的地方了。”
“大清的地方就是我们大明的地方。”
“胡说。摄政王已率兵去了你们关内,今后你们大明的地方才是我们大清的地方。”
“大清迟早会完蛋,我奉劝你早点效忠于我们大明皇帝。”
“要是我不愿意呢?”
“那我们就把这里轰平。”
在托尔加的印象中,只有前不久来这里的红毛鬼才有厉害的大炮,于是说道:“笑话,红毛鬼的大炮都没能轰平这里,你们还想轰平屯子?我也不杀你,你还是回去吧。回去后,告诉你们的长官,只要你们有本事把屯子轰平,我就服了你们。”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别后悔。”
“我说话算数。”
尤大雅回到船上后,韩大章一听托尔加说只要能把屯子轰平,就能臣服,于是下令开炮。
炮弹在屯子里炸开后,并没有弹片飞出。
托尔加看见十几颗炮弹落地后,并没有炸开,心想你们这些汉人的大炮果真不如红毛鬼的大炮,就凭这种炮弹就敢胡吹,说是能把屯子轰平?他还没想完呢,就见炮弹落地处冒出了绿色的烟雾,烟雾散开后,整个屯子被笼罩在绿色烟雾中。
屯子里的达斡尔人哪见过这种绿色的烟雾,他们以为是汉人施放的妖雾,于是纷纷跑出了屯子,托尔加、奥穆捷、图龙恰也赶紧迎着上风向,跑到了屯子外。
待屯子里的人都跑出来后,舰船开始更换炮弹。这次,飞到屯子里的炮弹炸开后,一栋栋房屋被炸塌了,碎木片飞到了几十米高,有些房屋还燃起了熊熊大火。
达斡尔人看见屯子被炸后,很想攻击舰船,但是江面有2000多米宽,汉人的舰船停在江里,自己的弓箭也够不着,别说用手里的长矛了。
屯外的托尔加、奥穆捷、图龙恰听见屯子里传来一声声爆炸,看见一栋栋房屋被炸塌后,终于知道这些汉人的大炮比红毛鬼的大炮厉害得多,照这样下去,几轮大炮后,整个屯子就没了。幸亏屯子里的人都跑出来了,不然全被炸死了。要是这些汉人继续向前攻击的话,沿江有几个屯子能受得了这种炮击的?怪不得他们能一路无阻地来到这里,于是托尔加只得站在江岸,朝江心大声喊道:“别打了,我们投降!”
几百个铁血军战士登陆后,有的打水帮达斡尔人灭火,有的直接拿着灭火器帮达斡尔人灭火。他们在灭火时,一些达斡尔人盯着战士们手里的灭火器,心想这些又是什么武器?喷出来的不是水,而是泡沫。泡沫覆盖在火苗上后,火就灭了。
达斡尔人在铁血军战士的帮助下,屯子里的火很快被灭了。
托尔加率奥穆捷、图龙恰及其他几个酋长来到韩大章舰船上,签署了投降书。
托尔加签完字,走上甲板,看到两岸有数万步军正在向西前进,一部分舰船拐入了精奇里江。精奇里江沿岸还有达斡尔人的前霍尼胡尔哈屯(简称前屯)、腰呼尼哈屯(简称腰屯)、后呼尼哈屯(简称后屯)等屯子。
历史上,清军在打败侵略雅克萨的俄国人后,在精奇里江实行军屯,在前屯、腰屯、后屯的基础上,后来发展成了六十四个村屯,统称“江左旗屯”。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后,黑龙江左岸划归俄罗斯,但“江东六十四屯”仍归清廷管治。1900年七月,俄罗斯趁这个义和团内乱之机,出动2.6万兵力进入“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将那里的中国人屠sha殆尽。
余孝祥、邱洁春率部西进后,又先后占领了阿撒津屯、桂古达尔城、铎陈屯、乌,库尔屯、雅克萨城等达斡尔人的屯子后,来到了拉夫凯屯(今漠河县北极乡)。
阿撒津屯位于呼玛儿河(今呼玛河)与黑龙江交汇处,在托尔加屯上游175公里处。后来这个地方被称为“呼玛城”。
桂古达尔屯位于阿撒津屯上游46公里。历史上,1651年哈巴罗夫率俄国远征队侵入黑龙江后,桂古达尔屯被俄国人摧毁,达斡尔人头领桂古达尔战死。在后世俄国人占领黑龙江北岸后,在桂古达尔屯附近建了个镇子,叫“新沃斯克列谢诺夫卡”。
铎陈屯位于桂古达尔屯上游18公里处。在后世被俄国人占领后,改名为“库兹涅佐沃”。
乌库尔屯位于铎陈屯上游115公里,是达斡尔人在乌库尔河与黑龙江交汇处建立的屯子。在后世,他属于塔河县绥安镇。
雅克萨在乌库尔屯上游100公里处,也是由达斡尔人建立的屯子,头领叫阿尔巴津。历史上,1650年雅克萨被哈巴罗夫率领的哥萨克匪帮占领,直到1683年才被清军夺回。后来,中俄签订《瑷珲条约》后,雅克萨又被俄国人占领。俄国人占领雅克萨后,将他改名为“阿尔巴津”(也称阿尔巴金诺)。
拉夫凯屯位于黑龙江与北岸的伊格纳希哈河(今俄罗斯Ignashikha河)交汇处,大明奴儿干都司时,在这里曾设有“木河卫”。崇祯年间,达斡尔在这里建了个屯子,由于他们的头领叫拉夫凯,因此被称为“拉夫凯屯”。在后世,俄国人占领黑龙江北岸后,把“拉夫凯城”改称“伊格纳希诺城”。
拉夫凯屯上游65公里就是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的交汇处,余孝祥、邱洁春决定在拉夫凯休整一段时间后,在分别进入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