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国的舰队遭到大炮轰击后慌了神,忙起锚想逃离,但他们的逃离速度实在太慢,200多艘舰船被击沉了130多艘,只有70多艘舰船才逃到了大炮的射程之外。舰队司令受伤后,也掉到海里淹死了。
余下的70多艘暹罗国的舰船已是群龙无首,再也没敢去贡布登陆,灰溜溜的向西而去。
波帕将军随后派人赶往乌栋报捷。
在马德望城,桑欣将军站在城墙上,用望远镜里观察着四周的敌情。
马德望西80公里就是柬埔寨与暹罗的边境。10万暹罗大军沿着境外的山甘烹山脉浩浩荡荡进入了柬埔寨。10万大军中还有500头大象。
东南亚、南亚的军队中都有大象兵,柬埔寨也不例外。大象体型巨大、皮厚肉糙,投入战场后,这些庞然大物对敌方士兵有很大的威慑力、冲击力。当年诸葛亮破解了大象兵的战法后,才七擒孟获的。明初,明军在与安南的叛军战斗时,就吃过大象兵的苦头。
桑欣将军没有在山甘烹山山口迎战暹罗军队,他采取的策略是放弃边境沿线城镇,带走城镇内所有的粮草,烧光边境地区快成熟了的稻田,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在马德望城迎战暹罗军队,同时派出小股部队偷袭暹罗军队的辎重,让暹罗军队断粮。
暹罗军队要沿着洞里萨湖南岸进军乌栋,必须占领马德望城。暹罗西线方面军总指挥奥维德骑在大象上,望着前边的马德望城,心里想道,一路上都没遇到敌军,原来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于是他下令将马德望城团团围住,然后分兵去占领北部的暹粒。拿下暹粒后,军队可以沿着洞里萨湖南、北两岸挺进乌栋。
围住马德望城后,奥维德一边派人进城去劝降,一边派出部队到周边去抢粮。
暹罗人10万军队,每天至少要消耗10万斤稻米,尽管来柬埔寨前,奥维德就预料到了柬埔寨方面会坚壁清野,所以携带了很多粮草,但吃自己的还不如吃抢来的。柬埔寨和暹罗、缅甸一样,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能种植水稻,而且至少是一年二季,因此路边的庄稼地里随时能遇到成熟了的稻田。
不久,二个军官前来报告,城内守军拒绝投降,周边快成熟的稻田都被烧了。
奥维德听后心想,快成熟的稻田被烧了也没关系,只要柬埔寨人没把稻田烧光,半个月后又会有成熟的稻田。看来奥德维心里已有准备,马德望城的围困战不是二三天就能结束的。
暹罗军队围困马德望城期间,不断有军官向奥维德报告,柬埔寨的多支小股部队袭击了后方的辎重,损失惨重。奥维德只得派出重兵去保护辎重部队。
8天后,奥维德见城内的守军还没有投降的样子,心想照这样下去可不行,自己携带的粮草快耗尽了,至少还得7天时间才能抢到地里的稻子,7天就是70万斤粮食,于是下令攻城。
以往攻城战都要携带攻城车。比如200多年前,暹罗国与柬埔寨吴哥王朝发生的战斗中,暹罗军队就携带了大批攻城车。纳黎萱在缅甸做人质期间,见到过葡萄牙人的弗朗机炮、火绳枪,他回国后,下令军队不再使用攻城车,而是花重金从葡萄牙人手里购买了西式武器,当年他就是凭着这些武器才打败了缅甸人,争得了独立地位,也凭着这些西式武器,征服了柬埔寨。此后,暹罗历任国王都很重视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的贸易关系,从欧洲国家引进了大量先进火器。
奥维德的军队中已拥有了各类火炮和火绳枪,尽管这些大炮都很重,可山甘烹山脉南、北两侧的道路都是比较平坦的大道,用几匹马就能牵引。围攻马德望城的暹罗军队就配备了200门大炮。不过,这些大炮的射程不怎么样,口径最大的大炮有效射程1.5里左右(约800米),最大射程8里左右(约4500米),而且都是实心弹。
暹罗军队从阵后推出大炮后,城墙的东南西北各有50门大炮,整整齐齐地摆在了城外。
炮兵轰城最好的办法是把大炮架在山上,这样可以居高临下。马德望城西南就有沙帕山、安博山、乍洪山等,但这些山距城都在10公里以上,所以暹罗人不得不把大炮架在城外。
桑欣将军在城墙上望着城外摆开的大炮阵地,心里冷笑道,你们暹罗人还真我把当病猫了。你们既然把家底都拿出来了,那就让你们见识见识啥叫真正的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