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安南国之乱(3)
谅山距升龙城134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山地,凉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平原,也就是说出了谅山,南部地区是一马平川的红河三角洲。
几天后,一支部队翻过山岭,来到了禁山湖(今属越南北江省陆岸县,后世越南在这里筑坝后,禁山湖成了大水库)。过了禁山湖,再翻过一座山就是大平原了。
赖青毅带着部队翻上了一座山,山脚下是盛烈镇,盛烈镇的南边就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赖青毅想道,在山里面待了十几年,终于可以来到平原了。有了这片平原,皇上也能收到更多的田赋,等皇上搬到了升龙城,自己也不用过苦日子了。于是他下令炮轰盛烈镇。
盛烈镇虽然是个镇子,但只是个小镇,哪经得起十几门大炮的轰击?驻守在镇里的黎朝军队直接挂出白旗,投降了。
接下来,赖青毅的部队连着拿下了陆南、连山、北江、北宁,沿途黎朝的士兵要么被消灭,要么投降。
前方60里就是红河,渡过红河就是升龙城。
突然,赖青毅接到高平的命令,不许渡过红河,严禁与红河里的大明军队发生冲突。
赖青毅接到命令后,心想这究竟是谁下达的狗屁命令?不过河,我怎么进攻升龙城?嗯,不对,红河里怎么会有大明的军队?他们来干嘛?
待赖青毅带着部队赶到红河北岸的古螺城时,果然看见红河里有几艘挂着大明龙旗的舰船。舰船上不断用喇叭高喊着:“未经允许,禁止任何人渡河,否则杀无赦。”
大明国是莫朝的宗主国,莫敬耀的顾问就是大明来的,赖青毅的部队中也有来自大明的顾问,给赖青毅100个胆也不敢炮击红河里的大明舰船。
高平城的皇宫内,裴明珠当着莫敬耀的面在责问樊邦宪:“樊将军,为啥不许我们的部队渡过红河?”
樊邦宪看了看莫敬耀,对裴明珠说道:“裴将军,即使你把郑梉的俘虏编入部队,还不到2万人马。现在我们的大部分部队都离开了高平,高平已成空城,万一武公直来进攻高平怎么办?我们确实已占领了谅山、太原、海阳等大片地区,可分兵把守后,能进入升龙城的有多少人马?你要渡过红河,没船能渡河吗?而郑梉却是有水师的,即使你有船,在河面上,我们的士兵打得过郑梉的水师吗?与其冒险进入升龙城,还不如慢慢消化我们占领的地区,所以我和皇上商量过了,暂时不过红河,让郑梉多活几天。”
裴明珠一听,原来这不是樊邦宪的意思,而是顺德皇帝的意思,就不再责问樊邦宪了,于是说道:“身边有个武公直,也不太让人放心。”
“连你都不放心武公直,那就干脆灭了他,这样整个红河以北地区都是我们的了。有了一大片地盘做后盾,今后有的是机会灭了郑梉。”
“你说的有理。我马上下令进攻宣光、大同。”
升龙城内早已乱成一团,做官的、有钱的都携带着细软跑了。
身为黎朝丞相的郑梉也护卫着黎维佑离开了升龙城,逃往清化。逃到睿江时,一个军官急匆匆跑到了郑梉面前。
郑梉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军官说道:“莫敬耀的军队停止进攻了。”
“他们没有进攻升龙城?”
“大明国的舰船进入了红河,他们禁止莫敬耀的军队渡河。”
“什么?大明国的舰船进入了红河?”
“是的,现在庯宪港、升龙港、富寿港、保胜港都有大明国的舰队。他们不仅禁止莫敬耀的军队渡河,也禁止我们的军队渡河反击。”
“大明国是什么意思?”
“他们说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和平,所以才派来了舰队。”
“我们没邀请他们过来呀?”
“大人,他们的舰船都配备着凶猛的大炮,几炮就能轰平一个镇子。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
郑梉心想,我们连莫敬耀都打不过,还想与大明国作对?不过这样也好,莫敬耀的部队过不了红河,我就有机会重整军队。等我的部队配备了从大华公司买来的新式武器后,就能继续与莫敬耀对峙了。
黎维佑从轿子里伸出头,问道:“郑爱卿,我们要回升龙城吗?”
郑梉说道:“皇上,升龙城就在红河边,莫敬耀的部队过不了河,大明国的舰队可没不许他的炮兵开炮。”
黎维佑听明白了,升龙城随时都可能遭到莫敬耀的炮兵轰击。他心里把郑梉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没事你去惹莫敬耀干嘛?这下好了,连升龙城都回不了了。
黎维佑没想到这辈子都没能回到升龙城。刘静逸的舰队以维护安南国和平的名义进入红河后,黎朝、莫朝的军队都只能隔河相望,最多互相打几颗炮弹而已。而大明国的舰船却在红河里不断来回巡逻着,能通行的只有来往于云南、北部湾的大明货船,也就是说红河真正成了大明国的运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