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玉米草是由高柄兴从墨西哥带回来的,大华公司已在苏州府的各农场大量种植。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35℃(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这种草的生长周期只需要20天,一年可收割8-9次,亩产量达15吨,施肥后亩产量可达20吨以上。
后来,铁血军进入亚伊克河(今乌拉尔河)流域后,大华公司从那里将苕子草、车轴草引种到了尼布楚草原、蒙古高原、科尔沁草原。
种植的牧草收割后,可以晒草干,也可以做青储饲料,用于冬季饲养马、牛、羊、骆驼,牧民放牧时再也不用转场,逐水草而居了,而是可以定居。遇到冬天雪灾时,牲畜也有足够的饲料,再也不用越过长城抢劫了。
霍尔邦的金矿距石勒喀河右岸2公里,是个大型金矿,这个金矿就是后世俄罗斯开采的阿普尔科沃(Aprelkovo)金矿。
余孝祥、郭辉翰、根特木尔继续西行30公里后,就来到了鄂嫩河(也称斡难河)、音果达河交汇处。
鄂嫩河(也称斡难河)发源于狼居胥山(蒙古人称为布尔罕山,今称肯特山),向东北方向流入石勒喀河,全长约800公里。它的主要支流有阿加河(今Aga河)、温达河(今Unda河)、博尔贾河(今Borzya河)等。
音果达河发源于蒙古高原北部的乌尔汗山北麓,出山后向东北流,至齐洛台(今称赤塔)后改向东流,与鄂嫩河汇合后,称为石勒喀河,全长约700公里。音果达河的主要支流有塔拉查河(今Talacha河)、莫古图伊河(今Mogoytuy河)、温多尔加河(今Undurga河)、图拉河(今Tura河)、乞塔河(今Chita河,也称赤塔河)等。
一个军官前来报告,逃跑的蒙古人逃往了音果达河。
余孝祥听后,心想巴特尔的营帐很有可能就在音果达河,就说道:“继续侦查。”
军官说道:“是。”
军官走后,郭辉翰说道:“我们是否按计划在这里建基地?”
余孝祥说道:“要的。”
在音果达河、鄂嫩河交汇处建基地后,不仅可以成为向音果达河山谷、鄂嫩河河谷运送货物的集散地,也是今后开采鄂嫩河、温达河(今Unda河)金矿的矿工输送站。
历史上, 1832年俄国人在鄂嫩河的下游发现了砂金矿,俄国人就成立了“鄂嫩河金矿公司”开采鄂嫩河的砂金矿,1832-1850年鄂嫩河产砂金9000磅(约4.08吨)。1850年在鄂嫩河支流温达河的巴列伊地区发现了富砂金矿,砂金品位2.932克/立方米,1851-1874年,鄂嫩河、温达河产金磅(约48.378吨)。二十世纪初,俄国人根据温达河的砂金矿,追踪到了巨型岩金矿——巴列伊金矿,于是在1929年开采巴列伊金矿。不久在巴列伊金矿附近又发现了卡缅金矿(也称卡扎科夫金矿)、戈洛达耶夫金矿、奥贝金矿,这几个金矿统称为“巴列伊金矿田”。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巴列伊金矿停产,累计产金1500吨,保有储量600吨,2001年复采。2005年在巴列伊地区又发现了达谢耶夫金矿(也称塔西耶夫斯科耶金矿),黄金储量158吨。
郭辉翰又问余孝祥:“我现在就进入鄂嫩河嘛?”
余孝祥想了一下,说道:“邱洁春的部队应该快到呼伦湖了,你可以进入鄂嫩河了。”
根特木尔就问余孝祥:“你们还要分兵?”
“嗯,郭副总指挥将沿着鄂嫩河进入硕垒部腹地,我们将沿着音果达河到达贝加尔湖东岸,与我们沿着克鲁伦河西进的部队会师。”
“那我跟谁?”
“你要去乞塔河,当然跟着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