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暂时还设计不出来,得等以后再发展。”
袁时中听后,说道:“我们还要飞机干嘛?有了飞艇,敌人见了,吓都吓死了。”
刘云龙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技术要随理论的进步而发展,谁留在原地踏步踏,谁就会落后。再说,飞艇的活动半径、火力远远不如飞机。”
“飞机的活动半径有多大?”
“至少300公里,而飞艇就飞不了那么远。”
“300公里?今后在南京放一架飞机的话,就能覆盖整个南直隶了。”
“对,所以我们迟早要把飞机造出来。”
“我活着能见到飞机吗?”
“能。”
“好,等你造出飞机,我一定要第一个开飞机。”
郝太极说道:“你第一个开飞机的话,你让刘总怎么办?”
袁时中忙说道:“那,刘总第一个开飞机,我第二个,你第三个。”
刘云龙笑着说道:“到时,我们几个一起开。”然后,刘云龙问道:“现在河里的水位是多少?”
袁时中说道:“下了2天雨后,河里的水位已恢复到了干旱前。再下暴雨的话,河水将很快漫过河堤。”
“这二天下的雨是台风前兆,预计今明二天台风就会在附近沿海登陆。我们新招的2万新兵,都各就各位了吗?”
“他们都在东太湖严正以待。”
“抗涝物资充足吗?”
“草包、水泵、铁锹、铁锤、救生圈、手电筒等都已准备好了。”
“好,明天我们一起去东太湖。”
几个人正说着,家丁卢兆雄进来报告,李岩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叫宋琬的朋友。
刘云龙心想,李岩冒雨前来,一定有重要情况,于是对卢兆雄说道“卢叔,你让他们进来吧。”
李岩进来后,把宋琬介绍给了大家认识。
刘云龙听说宋琬是宋应亨的儿子,就把去年清军攻打莱阳城时,宋应亨怎么殉国的过程告诉了宋琬。
宋琬尽管已从《姑苏新报》的报道中,看到过莱阳城军民是怎么抗击清军的,这次听了刘云龙的叙述后,更清楚了父亲的殉国过程。
当宋琬提出要去《姑苏新报》当记者时,刘云龙问道:“你愿意从军吗?”
宋琬问道:“我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能当兵吗?”
“当然能。我的铁血军中有书吏,是部队中的文职官员,需要你这样的书生。”
“好,那我就加入你的铁血军。”
“你从军后,坚持出操锻炼,就能很快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我一定加强锻炼,尽快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刘云龙又问李岩:“你还有其它事吗?”
李岩说道:“有。”
于是,李岩就把他在吴江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刘云龙。
刘云龙听了李岩的汇报,想了一会儿,对李岩说道:“你把陆醇儒的情况写成一篇报道,发表在《姑苏新报》上,我相信左懋第、曹毅明看到报道后,会处理陆醇儒的。”
李岩问道:“徐文爵的情况呢?”
“徐文爵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所以暂时需要保密。”
“知道了。”
刘云龙见李岩明白后,就让卢兆雄去把王海青叫来。袁时中、郝太极知道刘云龙把王海青叫来,一定有重要事情,就与李岩、宋琬一起离开了。
李岩直接去了报社,宋琬跟着袁时中、郝太极去了铁血军总部后,到金声的总书吏部报到,成了铁血军的一名文职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