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陈子龙不熟悉金尚宪、崔鸣吉,也不知道真假,就向朱慈烺汇报了此事。而朱慈烺与陈子龙一样,也不熟悉金尚宪、崔鸣吉,于是问刘云龙:“他俩在朝鲜国是什么身份?”
刘云龙说道:“金尚宪是朝鲜国的礼曹判书,天启六年曾出使我大明,丙子胡乱期间,他是主战派。朝鲜王投降皇太极后,被清廷抓到沈阳关押。崔鸣吉是朝鲜国的吏曹判书,丁卯胡乱、丙子胡乱期间,他认为‘国小力弱,虏势张甚’,主张与后金、清廷讲和。朝鲜王投降皇太极后,他向太上皇上书,报告丙子胡乱经过,托林庆业将书信交予洪承畴。洪承畴叛变后,供出了崔鸣吉私通大明,于是清廷也把崔鸣吉抓到了沈阳关押。”
“他俩怎么没跟着多尔衮去北京?”
“跟多尔衮去北京的是朝鲜王的长子李溰、次子李淏。估计孝庄撤离沈阳时,把金尚宪、崔鸣吉等留在了锦州。我们进攻锦州时,布达奇只顾着自己逃命,把他俩给落下了。”然后,刘云龙对朱慈烺说道:“我们去见见他俩。”
朱慈烺、刘云龙、陈子龙等来到了金尚宪、崔鸣吉的关押处。
陈子龙指着朱慈烺,向金尚宪、崔鸣吉介绍道:“金大人,崔大人,这是我们的皇帝陛下。”
金尚宪、崔鸣吉被关押在沈阳时,听说崇祯帝带着皇子逃出了北京,现在听了刘云龙的介绍后,心想难道崇祯帝驾崩了?那眼前的必定是朱由检的长子,于是跪在地上,说道:“微臣叩见陛下。”
朱慈烺说道:“起身吧。”然后指着刘云龙,介绍道:“他是我的皇兄刘云龙。”
朱慈烺这么一介绍,可把金尚宪、崔鸣吉吓坏了,心想难道大明国已不是朱家天下,而改姓了“刘”?于是,楞住了。朱慈烺见他俩不知所措,知道他俩误会了,于是又说道:“他是我的义兄。”
金尚宪、崔鸣吉这才明白过来,忙跪下,喊道:“微臣叩见公子殿下。”
刘云龙把金尚宪、崔鸣吉从地上扶起来,说道:“金大人、崔大人,快起来,我不兴这个的。”然后把陈子龙、李鸿雷、吴志葵、鲁之域介绍给了他俩认识,顺便在最近的局势做了简单介绍。
金尚宪、崔鸣吉在随孝庄撤离沈阳时,就知道明军占领了旅顺、辽阳、珲春,现在一听大明国重建了关宁军,并占领了锦州、宁远、山海关,心想这倒有趣,清军入了关,而明军却再此来到了辽东,这哪像是一个被贼寇、清军打败了的大明国?
金尚宪对朱慈烺说道:“陛下,不能封锁鸭绿江。”
朱慈烺问道:“为啥不能?”
“听说今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汛期,我国境内必洪水滔天,大片庄稼将会被淹,秋收后,说不定绝大部分农田会颗粒无收,到时会饿殍遍地。”
“你倒是很会为老百姓着想的吗?”
“民乃国之本,粮是国之基。没了老百姓,国将不国。”
“你不用着急,离秋收还有几个月。过二天,你们可以去沈阳见见你们的老朋友,然后再回国不迟。”
“沈阳有我们的老朋友?”
“你们的李倧命令金堉率部进攻我们,被我们俘虏了。几天后,他将去沈阳参观。”
“陛下,绫阳君让金堉来进攻你们,必定是受了小人的蛊惑。等我们回国后,定会将此人送至南京。”
“我可不想管李倧受了谁的蛊惑。你们回国后,让他于十月底之前来南京一趟。”
“我替他来,行吗?”
“不行,他能见皇太极,就不能来见我?”说完,朱慈烺安慰金尚宪:“放心,你们的人质在多尔衮手里,我不会让他做人质的。”
“可十月都冰封了,能成行吗?”
“我们有破冰船,到时我们的船会在江华岛接他。”
“是。”
次日,朱慈烺在锦州“广济寺塔”前,将重建的关宁军军旗授予了陈子龙。
锦州广济寺塔建于辽代,为收藏皇后所降的舍利子而建。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71.25米,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
陈子龙接过“关宁军”军旗后,与吴志葵、鲁之域等率全体将士宣誓:“忠于大明,忠于皇上,消灭建奴,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