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月光也不怎么样,有啥好看的?”
“你看了再说。”
说着,刘云龙拿出一个望远镜,对朱慈烺说道:“这是大学堂的学生毕业设计时搞出来的新型望远镜样品,你用来试试。”
朱慈烺接过望远镜,朝远处望去,只见原本看不清的草原上竟然有动物在游荡,他惊讶道:“这是什么妖物?”
“这不是妖物。这个望远镜的镜片上就涂了含锗的化合物,所以在夜里能看清东西。”
“这是什么原理?”
“任何能发热的物体都能散发出红外线,这个红外线能透过涂有含锗化合物的镜片,你的眼睛接收后,就能看到这些发热体了。”
“这就是你说的红外线感光材料?”
“是的。”
朱慈烺再次拿起望远镜仔细看了起来,他不仅看见了锦衣卫的明哨,也看见了征西军的暗哨,还看见了在远处游荡的灰狼、黄鼠狼以及躲在湖边草丛中的松鸡。
放下望远镜,朱慈烺把望远镜交给刘文柄,让他也看看。
刘文柄看了一阵后,对刘云龙说道:“今后我军作战时,再也不用怕敌人偷袭了。”
刘云龙说道:“我们对敌人夜袭时,可以很快发现敌人的哨兵,鬼不知神不觉地把敌人的哨兵干掉后,对敌人发起突袭。”
“这种望远镜什么时候能量产?”
“等你回到南京,应该就能量产了。”
“好,等我回南京后,我要给每个总旗配一个这种望远镜。”
“可不能胡乱使用这种望远镜哟。”
“为啥?”
“你想一下,你关了门,熄了灯,和你老婆亲热时,万一有人拿着这种望远镜来偷看,你不出丑了嘛?”
“你说的有道理,看来这种望远镜要限制使用,只能军用。”
朱慈烺回到锡林浩特(即额尔敦丘陵)不久,宋琬来报:“吴志葵来电,他的部队在杨维都率领的铁血军的配合下,征服了乌珠穆沁部、浩济特部。”
乌珠穆沁部的首领是道尔吉,也称道尔基、多尔济。蒙语的道尔吉、多尔济与满语的多尔衮一样,都是“勇敢的”、“威猛的”、“金刚”之意。为了区分别的蒙古部落的首领,如阿巴噶部的首领多尔济,就把乌珠穆沁部首领汉译为“道尔吉”。
崇祯九年(1636年)道尔吉率乌珠穆沁部一部分人马从克鲁伦河移牧到漠南,投靠皇太极后,清廷将乌珠穆沁部安置在了兀鲁骨河(蒙语称乌尔虎河)流域。
成吉思汗曾在兀鲁骨河(今称乌拉盖河)击败了他最大的对手塔塔尔部,为他统一蒙古奠定了基业。明成祖朱棣亲征北元时,曾三次到达兀鲁骨草原,征讨鞑0靼。成化十六年(1480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后,重新划分六个万户,兀鲁骨草原由自己直辖,即归于察哈尔部。乌珠穆沁部加入察哈尔部后,就在兀鲁骨河流域游牧。
“兀鲁骨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宝格达山,它自源头流出后,先向南流,与支流色也勒吉河(蒙语色也勒吉高勒)汇合后,折向西流,注入兀鲁骨戈壁湖,河道全长约360公里。兀鲁骨河是条季节性河流,冬季会断流,流域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牧草种类以禾本科、豆科为主。
历史上,兀鲁骨河到了民国时期被称为“乌禄嘎银河”,1950年代又被称为“乌里勒吉河”。人民公社时期,东乌珠穆沁旗成立了4个公社,其中一个公社叫“乌拉盖公社”,于是将“乌禄嘎银河”改名为“乌拉盖河”,“兀鲁骨戈壁湖”改名为“乌拉盖戈壁湖”,“兀鲁骨草原”被称为了“乌拉盖草原”。刘云龙来自于后世,就采用了后世的地名。
崇祯十年(1637年)道尔吉的弟弟色楞率乌珠穆沁部另一部分也归附了皇太极,清廷就将乌珠穆沁部分为左右两翼,色楞的左翼驻乌尔虎河畔的苏陀罗海(今东乌珠穆沁旗道特淖尔镇附近);封道尔吉为济农(即亲王),掌右翼,驻巴克苏尔哈台山(今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附近)。崇祯十四年,清廷将乌珠穆沁部左右两翼设为旗,封色棱为札萨克多罗贝勒,掌左翼旗,下有9个佐领;济农道尔吉掌右翼旗,下有21个佐领。乌珠穆沁部总户数约在1万户左右,算是察哈尔部基本保存完好的部落了。
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后,浩济特部(也称浩齐特部)的图们汗归属于察哈尔部,曾驻牧于广宁卫(今北镇县)一带。林丹汗时期,浩济特部的首领是博罗特额尔德尼(简称博罗特),曾拥兵万骑。博罗特跟着林丹汗东征西讨,损失了大量人马。林丹汗西逃青海后,博罗特率部也躲到了漠北。崇祯十年(1637年)。博罗特率浩济特部大部人马3000多人回到漠南,台吉诺蒙达率部分浩济特人留在了漠北。博罗特投靠皇太极后,被清廷安置在了大、小吉里河(今伊和吉林河、巴嘎吉日音河)。历史上,1646年清廷封博罗特为札萨克多罗贝勒,保留额尔德尼号。1650年,清廷封博罗特为札萨克多罗郡王。1651年,诺蒙达的儿子噶尔玛色旺率留在漠北的浩济特部移牧漠南,也归附了清廷,于是清廷将浩济特部分为左右两翼旗,博罗特掌左翼旗,也封噶尔玛色旺为札萨克多罗郡王,掌右翼旗。
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后,为了防备漠北喀尔喀部趁虚南下,因此并没有抽调乌珠穆沁部、浩济特部的蒙古兵入关。车臣汗硕垒、札萨克图汗素巴第率5万喀尔喀兵南下时,道尔吉、博罗特以为喀尔喀部要趁机南下占领漠南,因此召集了阿巴噶部,想阻击喀尔喀部,谁知硕垒、素巴第是奉了“佛祖之命”南下进攻大明国境内的流寇的,虚惊一场。道尔吉、博罗特刚刚松口气,就得知明军从北部南下了,于是在北部摆开了战场,准备与南下的明军决战,谁知又传来南方也来了几千名明军,道尔吉、博罗特只得仓促迎战,在遭到铁血军、关宁军的联合进攻后,乌珠穆沁、浩济特两部损失了4千多人,只得选择投降。
在关宁军把道尔吉、博罗特押送到锡林浩特时,宋琬又来报:“李鸿雷来电,苏尼特部还没接战就宣布投降了。腾吉斯及其弟弟腾吉泰已在来锡林浩特的路上。”
几天后,道尔吉、色棱、博罗特被押了过来。
朱慈烺令人给他们松绑后,问道:“你们还有多少男丁?”
道尔吉说道:“我乌珠穆沁部左右两翼还有7千多人,恳请陛下能放过我的属民。”
博罗特沮丧地说道:“我浩济特部只剩下1500多人了,也恳请陛下能放过我的属民。”
朱慈烺说道:“我连你们都不杀,干嘛要杀你们的属民?”
道尔吉、色棱、博罗特忙伏在地上,说道:“谢陛下不杀之恩。”
朱慈烺对色棱说道:“色棱,你去澳洲岛吧,那里有比锡林郭勒草原大得多的草原。”
色棱听后,高兴地说道:“愿听陛下调遣。”
朱慈烺又对道尔吉、博罗特说道:“你们就留驻原地,好好休养生息吧。”
道尔吉、博罗特说道:“谢陛下隆恩。”
道尔吉、色棱、博罗特走后不久,苏尼特部的腾吉斯、腾吉泰也到了锡林浩特(即额尔敦丘陵)。由于苏尼特部是主动投降的,因此腾吉斯、腾吉泰并不是绑来的,而是随征西军战士自己骑马来的。
腾吉斯、腾吉泰见到朱慈烺后,跪倒在地,喊道:“叩见陛下。”
朱慈烺问腾吉斯:“你们怎么不和我们打了?”
腾吉斯说道:“我干嘛要和你们作对?”
“哦?说说理由。”
“其实我一直对多尔衮有意见。”
“说具体一点。”
“他们满人规定,只有科尔沁人才能与你们汉人做马匹、皮毛生意,而我们要与你们汉人做生意,非得通过科尔沁人做中介才行,凭啥?这不是剥削了我们该得的利润吗?我们要从你们汉人那里买铁、布匹、盐,经科尔沁人之手后,价格至少提高了三成,所以我对皇太极、多尔衮一直有意见。皇太极、多尔衮也知道我对他们的做法有意见,多尔衮做了摄政王后,也一直防备着我。”
“还有吗?”
“前一阵子,喀尔喀土谢图汗衮布率4万兵马沿着塔布河南下,我本该率部去阻击,但我没去阻击他们,反而还和衮布见了一面。衮布说大明与大清结盟了,我才不信,你们只是把京城让给了多尔衮,你们真正的目的是抄多尔衮的后路,不然你们怎么会绕道占领漠北的?你们有能力绕道后占领漠北,说明你们汉人有极强的运输能力、物资供给能力。能把喀尔喀部15万大军赶进关内,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能低吗?还有,以前我入关时,看到你们的边军快入冬了,穿的还是草鞋,每百人才10支火铳,现在你们每个人都穿着皮靴,人手一支火铳,这是被贼寇、清军打败了的军队吗?这完全是一支虎狼之师。”
“所以你不想和我们发生战斗。”
“我苏尼特部只有5千多人了,要是再与你们作战的话,那不是找死吗?”
“你们不是还有察哈尔八旗吗?”
“察哈尔八旗?他们还巴不得你们早点灭了多尔衮呢。”
“何以见得?”
“察哈尔本部曾威风凛凛,可自额哲投降后,皇太极把额哲安排在义州,表面上是照顾他,离盛京近一点,实际上是便于监视他,只有傻瓜才看不出来。察哈尔八旗王公的地位远低于满人八旗、蒙古八旗、汉人八旗,也低于各札萨克郡王,所以八旗的每个王公心里都憋屈的很,羞于见人,看到我们再也没有了以往的风采,恨不得低头走路。不信的话,只要我去打个招呼,至少有一半王公会来这里叩见陛下。”
“是吗?这样的话倒是能省了不少麻烦。”
朱慈烺和腾吉斯正说着话呢,宋琬又来报:“陈子龙来电,察哈尔正蓝旗、镶白旗、正白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全部投诚,各王公正在赶往锡林浩特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