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陈永福守太原(12)
在辉县西50里的山脚边,尤正忠在望远镜里看着前方有点破败的村庄,村庄前有10个清军的哨兵。斥候告诉尤正忠,这个村叫“鸭口村”,曾是200多户的大村庄,经十几年的战乱、灾害、瘟疫的侵害,村里只剩下40多户人家了,现在村里驻扎有200多名清军。
鸭口村往西就是白陉道的入口。
尤正忠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服装,心生一计,就让士兵在军旗上写上“李”字,然后下令全体步行进村。
村口的清军哨兵看见走来一群自己人,而且全部是火铳兵,一个领头的忙问道:“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尤正忠说道:“你没长眼吗?我们是李都统的部下。”
这几个哨兵是金玉和追击郭升、进攻陵川时留在这里的,哨兵头目听了尤正忠的话后,心想李率泰前二天就率部进关了,怎么又来一支李率泰的部队?于是说道:“李大人已经进关了,你们是......?”
“我们是殿后部队。”
哨兵头目一听也对,现在世道很乱,到处是明军残余、大顺军残余、土寇残余,李大人为保证行军顺利,留一支殿后部队也正常,可他们的火铳好像与自己的火铳不一样,于是问道:“你们的火铳是哪来的?”
“这是摄政王刚给我们配发的新式火铳。”
哨兵头目心想,李率泰早就跟了努尔哈赤,他的正蓝旗地位远比自己的正黄旗地位要高,所以摄政王把研制的新式火铳优先发给了他们,看来自己还真是后娘养的。既然对方的地位比自己高,也就不能得罪他们,就问道:“你们是进村,还是路过?”
“我们要进村,补充点蔬菜。”
哨兵头目心想,进陉道后到陵川,要走2天多路程,补充点蔬菜也正常,于是说道:“可以。不过,你们只能派10个人进村,还不能带武器。”
尤正忠知道,清军怕自己这么多人进村后,万一有诈,他们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可自己本就没想着让他们逃跑,就说道:“行。”说完,他掏出手枪朝哨兵头目开了一枪。
尤正忠一开枪,边上的几十个士兵也朝清军哨兵开了枪,村口的10个清军哨兵全部躺在了地上。
枪声一响,村内就传出了喊声:“敌袭。”
尤正忠朝大家做了个手势,1000名战士冲进了鸭口村,与村内的清军展开了巷战。半个小时不到,战斗就结束了。
消灭了鸭口村的清军后,尤正忠率部进入了白陉道。
鸭口村村长望着远去的清军兵丁的身影,心想真是奇了怪了,清军自己人与自己人打起来了,不过明显这一支“清军”的军纪严明,离开时都没骚扰村民。
在不远处的白鹿峰上站着一个人,他目视了刚刚发生在鸭口村的事,见这支“清军”进了陉道后,转身离去。
白陉正因为临近白鹿峰,因此取名“白陉”。进陉口后,尤正忠见道路全是用石板铺成的,头顶是悬崖,路下也是悬空的,只是悬空侧有高二三尺的石栏,感觉安全些。大家警戒着前进,很快来到了白陉的关城“孟门关”(今称紫霞关)。
“孟门关”位于关山,如以“孟门关”为界,关山可分为南关山、北关山。“孟门关”的西边是浮山,每日清晨旭日东升时,点点金光在林梢闪耀,将山岚染成紫色,因此后世将“孟门关”称为“紫霞关”。
“孟门关”上也有200多名清军,这次尤正忠也不跟他们废话,直接用炮火伺候,把关城城楼都炸了。
关上的清军遭到炮击后,才知道关下的不是自己人,而是敌人。现在见城楼都被炸了,忙撒腿就跑,边跑边想,敌人是怎么把几千斤重的大炮运上来的。
尤正忠占领“孟门关”后,他在关上留下了100名战士,然后带着其他战士继续向前,快到关爷坪时,看到路边躺着几十个尸体,尸体身上的衣服、鞋子、帽子全被扒光了,地上的血还没干,路边的山坡上有被踩踏痕迹,明显这里刚刚发生过劫杀,这些踩踏痕迹是杀人者逃跑时留下的。尽管尸体的衣裤都被扒光了,但他们都留着“金丝小辫0子”,因此可以判断被杀的都是清军,很可能是刚刚逃离“孟门关”的清军。
战士们警惕地注视着道路的两侧,百户长古惠琼来到尤正忠身边,指了指前方。尤正忠拿起望远镜,顺着古惠琼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里有一片灌木,灌木里露出十几个人头,要是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不会料到那里有埋伏,他们也在注视着自己。
尤正忠想着对方究竟是什么人?如果对方是敌人的话,自己也不怕他们,你离得近我可以用枪打击,你躲得远我可以用大炮炮击。就怕他们偷袭,比如沿途时不时地推几块大石头下来,或推几根滚木下来,那就会很麻烦。
古惠琼向前走了几百步,摘下帽子,露出自己的头发,表明自己不是清兵,然后朝前边喊道:“我叫古惠琼,请问前边的弟兄是哪部分的?”
喊完话后,前边的灌木丛里就站起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来,也摘下破帽子,露出盘着的头发,说道:“我是大明国卫辉左卫的扈志勤,请问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古惠琼自己是辉县人,一听对方说话,还真带有卫辉口音。不过今年大顺军东进时,卫辉卫的人大多降了李自成,现在他们自称是“卫辉左卫”的人,难道是逃进太行山的明军残余?还是跟着张缙彦“反正”的原降了大顺军的明军?如是前者,他们是真正的自己人;如是后者,张缙彦都被朝廷任命为总督了,因此也能算是自己人。于是就用辉县话回道:“我们是大明国铁血军。”
“铁血军?没听说过。”
“‘小袁营’听说过吗?”
“‘小袁营’当然听说过,他们不是贼......”扈志勤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小袁营’已被朝廷招安了,不能再称他们为“贼寇”了,于是忙改口道:“你们就是‘小袁营’的人?”
“是的。”
扈志勤听后,说道:“这么说,你们是自己人。”
扈志勤就是在白鹿峰上观望着鸭口村的人,今年三月前,他确实是卫辉左卫的百总,刘芳亮来后,他随千总降了大顺军,张缙彦来后,他率部杀了大顺军派来的首领,投了张缙彦。郭升来后,他打不过郭升,就率100多个人逃进了太行山,占山为王,不过他良心未泯,从不打劫老百姓。本想打劫点进山做生意的商人,可兵荒马乱的,也没有进白陉做生意的商人,所以只能打劫进白陉的清军,可几次打劫下来,自己损失了不少人,也就打不过清军了。由于得不到粮草补给,他们快断粮了,所以他来到白鹿峰侦查,准备找个机会偷袭驻扎在村里的清兵,搞点粮食。他在侦查时,亲眼看见了这些身穿清军服装的人杀了村里的清军,还占领了“孟门关”,现在他明白这些人是真正的明军。
他下了山坡后,随扈志勤来到了尤正忠面前。
尤正忠知道了扈志勤的来历后,指着路边的尸体,问道:“他们都是你们杀的?”
扈志勤点点头,说道:“从孟门关逃跑的清军有100多人,我们也只是杀了落在后边的十几个清兵。”
“干吗要扒了他们的衣服?”
扈志勤指了指自己的衣服,说道:“我们不仅缺粮,也缺衣服,山里面冷得很。”
尤正忠说道:“你们去孟门关,那里有几十个被我们打死的清兵,可能还没被埋掉。他们的衣服还可以利用。那里还有清军逃跑时留下的粮食。”
“你们不带我们走?”
“我们还要执行任务,不能带你们。你们去了‘孟门关’后,与我的人一起守关城。”
“你的人守关城,我们去了,不是跟他们争粮食吗?我还是跟着你们吧。”
“行。”然后,尤正忠问道:“张缙彦在哪里?”
扈志勤听后,摇摇头,说道:“我们进山后,都被打散了,不知道他躲在哪个山头。”
“你们都没联系过?”
“谁敢联系?进山后,鬼知道他们是做了土匪,还是投了郭升,或投了清军?”
尤正忠心想也对,于是说道:“你们先去‘孟门关’拿衣服吧。”
“是。”
尤正忠从口袋里掏出钢笔,给扈志勤写了张纸条。
扈志勤在尤正忠写纸条时,心想这是什么笔?用起来比毛笔方便多了。他拿到纸条后,赶紧带着人去“孟门关”扒清军尸体上的衣服了。回来后,带着自己的部下跟在了铁血军后面,这下扈志勤的手下也变成了穿清军服饰的了。
扈志勤问古惠琼:“刚刚长官写字时,用的是什么笔?”
古惠琼告诉扈志勤:“那是钢笔。”